黃河流域省份有著全國約30%的人口,經濟總量約占全國的26.5%,在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編制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有關專家表示,探索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雙輪驅動”,必須從整體上加強科學規劃,統籌布局,依托城市群、城市圈的發展,促進優勢資源要素進一步集聚,統籌上中下游發展,重塑經濟地理新空間,構建高質量的經濟社會發展新格局。
加強生態保護治理
黃河流域構成我國重要的生態屏障,是連接青藏高原、黃土高原、華北平原的生態廊道。
“黃河流經的大部分生態功能區都是國家主體功能區中的生態脆弱區,這些區域對于黃河流域的生態保護乃至全國的生態安全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賈若祥說。
在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肖金成看來,黃河水少沙多、水沙關系不協調,是黃河復雜難治的癥結所在。保護好黃河生態,必須把黃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作為重大工程。
“解決了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問題,下游黃河水患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治理水土流失,一是要增加植被,減少輸沙量;二是要建設淤地壩,變黃土高原為農田和公園。”肖金成說,黃河流域的生態環境總體上偏脆弱,要盡量減少對生態地貌人為的影響,在發展中要統籌好生態保護和產業發展的關系。
“推動人口向中心城市集聚、向城市圈集聚、向城市群集聚,減少生態敏感區域的人類活動,將有助于黃河流域的生態修復和環境保護。而且,人口向中心城市和城市圈、城市群集聚也可以提高經濟效率,由此帶來高質量發展和生態保護環境雙驅動。”浙江大學區域與城市發展研究中心教授陳建軍說,在推動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要依托城鎮化進程,形成從中心城市到城市圈、城市群、區域板塊的發展路徑。
湖北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秦尊文建議,要協同推進長江和黃河兩大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加強整體謀劃,特別是加強立法工作,科學合理地劃定各方的職責邊界;理順中央與地方、部門與部門、流域與流域、區域與區域之間的關系,建立起統分結合、整體聯動的流域管理體制。
青銅峽黃河大峽谷位于寧夏青銅峽市青銅峽鎮,圖為無人機拍攝的青銅峽黃河大峽谷風光。馮開華攝(新華社發)
重塑產業競爭優勢
良好的生態保護,離不開經濟發展的支撐。黃河流域作為我國重要的經濟地帶,肩負著探索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重任。
“中央提出要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對于黃河流域來說是重大發展機遇。”陳建軍說,在新形勢下黃河流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加快轉向數字經濟,實現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以數字經濟帶動產業轉型升級。特別是在黃河流域比較偏遠地區,更要積極擁抱互聯網經濟,加快數字經濟發展。
“生態優先作為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的基礎,一定要有產業的支撐。如果缺乏產業支撐,是不可能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教授安樹偉認為,在產業發展的過程中,黃河流域要加快推動動能轉換,特別是要擺脫資源消耗大、環境污染嚴重、發展方式粗放的舊動能,尋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共贏的新動能。總的來看,黃河流域上游地區要構建綠色循環的產業體系,中游以能源化工基地為依托,加快資源型經濟轉型,下游以都市圈為載體,打造先進的制造業集群。
中國區域科學協會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生態文明研究所研究員楊開忠表示,黃河中上游地區遠離世界經濟地理中心,人口、經濟、生態空間結構失衡,國土空間格局低效、不包容和不可持續。克服和規避這一格局,是實現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根本出路。具體來講,除要進一步深入推進一體化和高水平開放外,一是千方百計打造產品和服務獨特性,發展特色綠色經濟,以獲取競爭優勢;二是大力發展數字、網絡經濟,以規避國土空間格局不經濟;三是注重把退耕還林、退牧還草、生態移民與鼓勵人口和經濟向中心城市、都市圈和城市群適度集中結合起來,著力規劃建設宜居的緊湊城市、緊湊都市圈、緊湊城市群,建立可持續的緊湊國土空間格局,以最大限度克服國土空間格局低效和非持續性;四是抓住中蒙俄、新亞歐大陸橋、中國—中亞—西亞、中國—中南半島等國際經濟走廊規劃建設戰略機遇,推進人口和經濟布局、改革開放向國際經濟走廊聚集。
暨南大學經濟學院教授覃成林表示,要加快快速交通網絡和現代信息網絡的建設,更新黃河流域經濟空間發展的基礎設施,使整個流域跟上高鐵時代、5G時代的步伐,縮小與東部發達區域在基礎設施等方面的差距。從產業基礎看,黃河流域存在多代技術并存的復雜情況,要主動適應新科技革命和第四次產業革命的大趨勢,做好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要注意引導區域分工與合作,通過構建區域產業鏈、供應鏈,提升黃河流域經濟空間一體化水平。要進一步做好對內對外開放,對內加強與東部沿海地區和長江經濟帶的合作,對外加強面向以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的開放與合作,增強黃河流域經濟發展的動能。
構建區域發展格局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根本出路在于重塑黃河流域的經濟地理,建立高效、包容、可持續的黃河流域經濟地理。”楊開忠說,制約黃河流域發展的關鍵是資源不節約、環境不友好的產業結構、生產和消費方式以及空間格局。可圍繞經濟活動相對活躍的區域,促進人口和產業聚攏,并優化資源空間配置,打造緊湊型的經濟地理,提高整個流域人口和經濟活動的空間集聚度。
“要支持區域性中心城市的發展,通過區域性中心城市帶動周邊的地區。”肖金成建議,要因地制宜、因地施策,推動不同區域協調發展。在支持區域性中心城市發展時,要考慮產業的聚集、功能的完善、輻射帶動力的增強。
覃成林建議,在黃河流域構建高質量的經濟空間發展新格局,一是要在主體功能區劃的基礎上,以水資源在全流域的合理分配和促進流域生態建設作為重要的約束條件,做好黃河流域的空間規劃,統籌上中下游發展;二是要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引,以提高區域可持續發展能力為中心,創新黃河流域空間開發方式;三是要以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和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為導向,加快中原增長極、關中增長極和隴海—蘭新發展軸,以及蘭州都市圈、太原都市圈、銀川都市圈、呼和浩特都市圈、西寧—海東都市圈的建設。
蘭州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郭愛君建議構建西北經濟走廊,打造西北五省區內以交通、管網基礎設施聯通為基礎,以重要城市群為載體,以自由貿易試驗區、國家級新區、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等為平臺,以產業空間高效集聚,城市、人口與產業合理匹配,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充分協調,與國家重大發展戰略有效兼容等為特征的帶狀區域。
專家們還建議,要持續關注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返貧、資源枯竭型區域轉型發展、收縮型城市發展振興等一系列發展中面臨的新問題,不斷深化區域協調合作,打造更具競爭優勢的發展新格局。(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林火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