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牌照發放一周年 建設發展超預期
今天,我國5G牌照發放整一周年。在這一年的時間里,中國5G交出了一份怎樣的成績單?三大電信運營商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雖然一季度受到了疫情的影響,但5G的建設不僅沒有延緩,在建網速度和發展規模上反而超出了預期。
工信部統計顯示,我國5G基站數量以每周增加1萬多個的數量在增長。目前全國已建成的5G基站超過25萬個,有130款5G手機獲得入網銷售許可,5G終端連接數超過3600萬。僅4月一個月,5G用戶就增加了700多萬。
中國移動研究院產業與業務合作部總經理 楊光: 現在中國移動發展的5G套餐用戶能夠達到5000萬左右,年底也是爭取銷售一億終端,能夠達到一億這樣的一個用戶規模。
中國移動計劃今年底完成30萬基站的建設任務,覆蓋340多個地級以上城市。中國電信與中國聯通計劃提前一季度完成25萬個基站的全年建設任務。
中國電信5G共建共享工作組總經理 張新:通過這次跟聯通的共建共享,雙方充分的頻率共享,我們打造了世界上首個200兆頻率的5G網絡,我們現網實測到的用戶最高峰值速率能夠達到2.7個G,目前看應該是全球最快的5G體驗。
張新告訴記者,目前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的共建共享建設已經達到平均每天新增1000個5G基站的速度,北京五環以內的室外覆蓋已達到95%。中國電信力爭在今年三季度開通世界上首個獨立組網的5G規模商用網絡。
中國聯通5G推進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 苗守野:我們累計登錄過5G網絡的終端數就超過了1000多萬,總體來看,速度要比我們原來的預期還是要快一點 包括今年的整個5G終端的發貨量和生產計劃來看,也要比我們去年估計的速度要快。
“5G+”行業應用融入千行百業
業內人士指出,作為新基建的核心引領技術,5G最大的挑戰在于跟各行各業的融合應用。隨著網絡建設的加速,各種“5G+”創新應用也開始逐步涌現。
山西陽煤集團日前在地下500多米的礦井里建成了全國首個煤礦井下5G網絡,這也是目前國內地下最深的5G網絡。在陽煤集團的5G智能礦井調度指揮中心,記者看到這里已經實現了井下各工作面的70路高清視頻同時通過網絡實時回傳。
技術人員還現場演示了通過5G技術遠程遙控調試遠在上海的井下巷道掘進機,這也是全國首臺5G+智能綜掘機。工業控制領域通常要求信號延遲在200毫秒以內,這次遠端控制測試顯示延時不到20毫秒。
山西陽煤集團新元煤礦機電副總經理 王海鋼:基于5G+智能綜掘實現了人的遠距離操作,也就是綜掘機司機可以在地面進行截割操作,通過多臺4K高清攝像儀,對截割的掘進頭進行多角度,多方位的觀察和檢測,確保人員不在現場的情況下身臨其境地完成截割,比有人的情況截割的更好,更安全。
這臺自動駕駛的無人車正奔馳在一條智能網聯公共汽車測試路上。憑借5G網絡,無人車就像經驗豐富的“老司機”一樣平穩駕駛,不僅能自動轉彎、停車、避讓,甚至可以自主思考,處理緊急情況。
無人駕駛智能測試員 鄭楠:車輛、紅綠燈、交通標識、基礎設施這些信息都通過一個物聯網系統串聯起來,實時回饋給自動駕駛車輛。
工信部負責人表示,5G的發展一方面要加強基礎技術研究,另一方面也要加大應用研究和推廣,既要加快5G與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的融合研究,也要深入挖掘5G與行業融合的應用需求。
工信部信息通信發展司一級巡視員 陳家春:積極開拓5G與工業、交通、能源、醫療、教育等重點領域在更大范圍、更深層次的協同創新。不斷豐富應用場景,推廣普及典型應用,構建廣泛的應用生態。
專家:5G領銜新基建 經濟增長新動力
專家指出,5G在經濟上具有極強的溢出效應,不僅會帶動通信領域的投資增長,還會促進信息消費,并逐漸地滲透到國民經濟的各行各業,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新動力。
工信部、發改委等部委今年3月印發了關于加快5G發展的通知。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超過25個省區市把5G列入了2020年重大項目投資計劃。其中,廣州計劃到2022年建成8萬個5G基站,總投資超過300億元,建成全國一流5G商用試點城市和綜合型信息消費示范城市;上海提出未來3年,在新基建領域投資2700億元,新建3.4萬個5G基站;江蘇省提出2020年投資120億元,新建5.2萬個5G基站,實現各市縣城區、重點中心鎮5G網絡全覆蓋。
賽迪研究院研究員 秦海林:5G作為新基建的重要內容,對產業鏈和供應鏈的穩定、產業鏈的暢通,特別是生產要素的快速流通做出了重大的貢獻。這不同于以往的這種基礎設施建設,對未來的產業高質量發展,會發揮重要的作用。
秦海林表示,5G作為一種新型的基礎設施,隨著相關應用的推廣,會從信息通信領域向工業,交通,能源,農業等行業滲透融合,從而帶動整個傳統產業的一個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提升整個產業鏈、供應鏈的水平。
中國信通院政經所數字經濟部副主任 汪明珠:預計到2025年,5G網絡建設投資累計規模將會達到1.2萬億元。5G網絡的建設還會帶動整個產業鏈上下游,包括各個行業的應用投資。預計到2025年累計帶動的投資規模會超過3.5萬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