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3月11日電 (許心怡)11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加強醫療廢物綜合治理保護生態環境情況舉行發布會。會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市建設司副司長劉李峰表示,北京在疫情期間,全市6000多座公廁都保持正常24小時開放,消殺頻次翻倍。

  劉李峰指出,疫情發生以后針對可能存在的糞口傳播風險,住建部及時根據地方環衛部門反映的情況,及時督促指導各城市有關責任單位,加強對公廁的運行管理和糞便的處理工作。主要采取了幾方面措施:全面加強對公廁的保潔、消毒和運行維護。重中之重加強對化糞池的巡查、監管,對化糞池、糞便運輸車輛和處理設施也增加了消殺頻次,對醫療機構的化糞池采取了消毒預處理等措施。

  劉李峰介紹,北京在疫情期間,全市6000多座公廁都保持正常24小時開放,消殺頻次都是翻倍,其中王府井、天安門、北京站等火車站、客運站、醫院、商場周邊這些重點區域消殺頻次在翻倍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消殺頻次。“大家可能也注意到,北京的公廁在冬季都有棉門簾,在疫情期間根據保暖和通風要求,北京市城管委采取了措施‘兩步走’對門簾進行撤除,有空調采暖設施的公廁在2月1日前撤掉門簾,其他公廁在溫度升高后也已撤除,保持通風,減少感染的可能。”

  劉李峰還表示,武漢市環衛部門對方艙醫院,根據需要共設置了移動公廁1619座,為保證移動公廁的運行安全,防止二次污染,每天出動作業人員90人,作業車輛24輛,嚴格按照技術規程對方艙醫院產生的糞便就近集中處理,進行二次消毒殺菌。整個疫情期間公廁管理都非常嚴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