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圖:吳瑛
第一次匆匆剪斷長發、第一次逼著自己吃中藥、第一次穿成人尿不濕……這是一批“90后”的諸多“第一次”,也是無怨無悔的“逆行”印記。
1月24日晚,海軍軍醫大學醫療隊抽組150名隊員,奔赴湖北疫區擔負救治任務,當晚11點50分抵達武漢,進駐漢口醫院。
醫療隊中,有43名“90后”女護士,平均年齡只有25歲。“我們雖然年輕,但我們經驗很豐富。”一名戴著口罩的護士說。口罩遮住了她大半個臉龐,只露出清亮的眼眸。
▲ 在馳援武漢的軍機上相伴入眠
海軍軍醫大學附屬長征醫院神經外科護士孫青,是43名“90后”女護士之一,在得知有馳援武漢的任務后,這個1990年出生的安徽姑娘第一時間報名并寫下決心書。
“因為我是一名醫務人員,也是一名文職人員,更是一名黨員,這是我的責任,也是我的使命。”
這樣的除夕夜,對于胸外二科的張子軒來說,同樣“濃墨重彩”。
“凌晨5點接到任務電話就開始買票,叫醒還在熟睡中的父母,把剛放到家中的生活用品又重新打包,在火車站匆匆告別,安撫父母讓他們不要擔心,前往更需要我的地方。”
張子軒說,早上7點坐上離開家鄉的高鐵,此時,距她到家還不滿48個小時。“沒有國,哪有家?如果大家都只想自己,那何以配得上白衣天使這個稱號。”這個“95后”姑娘動情地說。
“只要需要我,我就可以!”當聽到馳援武漢任務時,海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的“98后”姑娘徐文清絲毫沒有猶豫。
“當我小心翼翼告訴媽媽的時候,媽媽很驕傲地說:‘去吧,孩子,去那里要好好聽安排,等你回來了,媽媽給你煲湯喝。’那一瞬間,我為我的媽媽這樣理解我感到溫暖。”
徐文清說,很多人問她,為什么你這么小就選擇去那么危險的一線?“我想用網上很流行的一句話來說:2003年的非典你們保護我們成長,這一次換我們來保護你們!”
義無反顧“逆行”武漢背后,43名女護士夜以繼日、沉著應對,為打贏疫情防控攻堅戰中寫下忠誠和希望。
▲ “90”后們轉運行李物資
到武漢安頓好的第一天,源源不斷的物資就開始到達,徐文清所在的小組負責搬運和清點物資。第二天,她又收到緊急抽組支援的通知,被分在上海醫院所在的普通病房呼吸科一病區。
“第一次進入病房時,我也很緊張,里面5名護士來回忙碌,病房鈴聲不斷響起,但她們沒有怨言,還在不斷總結和簡化程序。”
徐文清說,第一天上班需要6個小時,在上到第4個小時時,由于防護服的不透氣,N95口罩的密閉性,讓她覺得喘不上氣來,“我沒有放棄,而是選擇在角落里緩一緩,然后繼續工作。”
第一次進入漢口醫院的重癥監護室,看到一個個患者殷切的眼神,孫青淚目了。
“很心疼他們。”一個上海的患者看到她,知道她從上海來支援武漢,拉著她的手哭著說:“我太感動了,你們來了我就放心了。”
“我哭著安慰他,一切都會好起來的,一定要堅持下去。這也是我給自己定下的目標。”
同孫青一樣,上海長征醫院胸心一科護士趙彤彤的工作地點也在漢口醫院重癥監護室。從進入這里的那一刻起,她就告訴自己:“戰斗打響了!”
憑著一股子干勁兒,趙彤彤和其他4名同事迅速分工:一人辦公,負責處理醫囑;一人藥療,負責病人的藥和用物及監護室的消毒;剩余三人負責病人。
“我們都是搶著干、爭著干,互相幫助。有人說我們是最美‘逆行者’,我覺得這是對我們最大的鼓勵和肯定!”
▲ 最美“逆行者”們上班前給自己點贊
最近幾天,醫護佩戴口罩的勒痕照感動了無數人。徐文清對此深有感觸。
第一次連續6個小時的工作,徐文清看到了脫下口罩和帽子后的“戰友”,她們臉上有深深的傷痕。
“我覺得那是救人的記號。”上班第二天,徐文清的鼻子上就被口罩壓出了兩個水泡,回到住處,她涂上厚厚一層護膚品,貼上創可貼,希望快點好起來,不影響“戰斗”。
開到漢口一周時間,趙彤彤早已剪掉多年長發,刮掉了鬢角的頭發,只是為了不給病毒留下絲毫空子。如今,防護鏡和口罩已在她臉上“寫下”最美符號,“那又怎樣呢?我們只有一個共同的夢,那就是戰勝疫情!”
結束一天忙碌,萬家燈火時,這群“90后”護士喜歡在窗口看看武漢這座英雄的城市,“希望戰勝疫情后,再次看到熙熙攘攘的人和車。”
▲ 病區合影
“90后”宣言
▲ 海軍軍醫大學醫療隊部分“90”后女護士
吳梅
大年三十夜里到達武漢,異常疲憊!迅速調整心態后,進入ICU工作,盡管經過嚴格穿脫防護服培訓考核,每天還是處于高壓狀態,生怕哪一步不到位給別人添亂。
在ICU有位女病人,每次去給她做治療,換衣服,哪怕是簡單的換鹽水,她都會看著我說謝謝,我能清楚感受到她的敬意。
我想病魔雖可怕,但人心必須溫柔,在當下的環境里,必須相信國家相信組織相信可愛的小伙伴們,相信患者,共同進退。
王偉
現在想想也蠻佩服自己當時的勇氣。
我在武漢,家人每時每刻都在擔心著我,還有我在上海的護士長、科室領導,還有好多同事,每天都會發好多消息問我怎么樣。
所以我不能讓他們擔心我,我一直和自己說我要加油!我可以的!雖然我不知道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什么時候才能結束,但是我相信早晚會戰勝它,迎接屬于我們新的美好陽光。
左添
以前護士對我來說只是一種職業,參加了這次任務才感受到,穿上部隊的衣服責任更重了。
我要像軍人一樣沖鋒在前,急難險重任務沖在一線,把自己當成戰士,從不了解到了解,到義無反顧。
父母因為這件事以我為榮,為我感到驕傲。傾我畢生所學,解除病人的痛苦與無助。
伏雨佳
來武漢最怕爸媽擔心,一直瞞著,我們醫院領導向每一位出征的戰友家屬都發了慰問短信,所以還是沒瞞住爸媽。
老爸很淡定地鼓勵我,私底下聽老媽說他也是一直在看新聞,關注著這邊的消息。
進ICU病房的第一天,聽護工大叔對病人說“不要害怕,解放軍來救你們了”,我就知道我肩上的擔子有多重。
希望武漢越來越好,黎明的曙光永遠是在黑夜之后。
常小妹
不一樣的除夕,不一樣的“逆行”!
父母為我打氣:孩子,不要怕,2003年的非典我們身處第一線,現在武漢疫情,也需要你到第一線,這就是傳承!
抵達武漢之后,我主動向領導請纓上夜班。作為一名ICU專科護士,我知道夜班是最容易發生病情變化的時間段,我不懼怕夜班的恐懼,因為自己有專業的護理知識,過硬的護理技能,有信心能夠保障夜班的安全。
太陽終于出來啦,武漢加油!兄弟姐妹們加油!
李金燕
在ICU里面看著病人一張張憔悴的臉,躺在病床上,真的很心疼他們,希望能幫他們慢慢好起來,走出病房,看見希望,相信我們可以的。
蔡愛旎
除夕正在科室值班的我接到晚上前往武漢支援的消息,一時間愣住了,并不是因為工作的變更,而是不知如何向父母開口言明。
雖然今年大多數醫護人員都無法和家人團聚,但我們大家帶著家人的牽掛和肩負著醫護人員的責任在武漢相聚,一起為渡過難關而戰斗,一起在平凡的崗位上努力奮戰,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打一場漂亮的勝仗,武漢加油!
吳倩紅
援助武漢消息傳來前,早已期待除夕夜的歡宵達旦,記事起除夕夜未曾與家人相隔異地。
父親得知我參與援助的消息后鼓勵我說:先有國再有家,爸爸支持你。內心的擔憂一散而去,護士這個職業給予了我無比的榮耀和驕傲。
來到武漢后,看到患者們充滿希望的眼神,我立刻充滿了干勁,決心和同事們奮戰到底。武漢,一座可敬的城市!現在它生病了,但我們會治好它,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鄧藝偉
出發當天,我剪去了多年的長發,穿上了迷彩服。
與家人在電話里道別,不善表達的媽媽對我說:“寶貝加油,保護好自己,你是最棒的,媽媽愛你。”爺爺也鼓勵我:“好好干,不要怕,國家大事,必須放在第一位,我們等你回家。”雖沒有煽情的話,但卻是對我最好的鼓勵。
都說這是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但我相信通過我們所有醫護人員的努力,所有患者都能夠恢復健康,勝利終將會屬于我們。
周禮霞
除夕凌晨5時接到護士長電話那一刻,未及護士長開口,我就知道需要我們馳援武漢疫區的時候到了。
我覺得很對不起我的父母,本來答應好今年陪他們過年的,但是更多的人需要我們這群醫生護士。
當我在病房聽到病人說:“看到你們來了,我們就覺得安心了”“人民子弟兵永遠都是逆流而上”的時候,我覺得肩上的擔子更重了。我們不是一個人在戰斗,我們是一群人在戰斗!為了同一個目標在努力!
武漢別怕,等春天來了我們一起看櫻花!武漢加油!
宋丹丹
從小吃著武漢熱干面長大的我,聽到武漢有難,立馬跟著各位同事領導、跟著解放軍醫療隊飛奔武漢,投身一場沒有硝煙的戰斗。
從一開始的害怕到現在的釋然,感覺自己肩負著重任與使命。在ICU的每一天,都能聽到患者眼含淚花對我們說,你們真辛苦呀,也要保護好自己呀。
放心,我們會保護好的,你們也會好的。武漢,加油!
桂媛
看到新聞實時報道激增的病人數量,我的內心久久無法平靜。
我是湖北人,如今家鄉有難,我輩共擔!我將會全力以赴,盡醫護使命,護家鄉平安。
我想對湖北家里的親人們說一聲“新年平安健康!”,我知道你們都很擔心我。我在這邊正在申請火線入黨,我會跟著我們海軍醫科大一起打贏這場疫情攻堅戰,努力完成這次艱巨的使命,期待我平安歸來!
葛亞芳
能參與這次任務,我為自己感到自豪。在接到這次支援通知后,瞬間覺得護士這個職業不簡單。
第一天穿著防護服進入到病房,在里面沒待一會兒,就感覺胸悶、頭暈,所以第一天在里面只待了三個小時就感覺受不了。出來的那一刻,我意識到這份工作不容易,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保存足夠的體力,以最佳的狀態迎接這場戰爭。
最近武漢的天氣是那么的明媚燦爛,我相信陽光一定會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