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四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召開的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指出,長江擁有獨特的生態系統,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寶庫。當前和今后相當長一個時期,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從四年前全面推進長江經濟帶發展到現在,長江治理得到底怎么樣了?我們該如何喚回綠水青山呢?安徽的馬鞍山市就曾經是個污染大戶,現在那里的情況怎么樣了呢?
2019年,生態環境部與本臺組成聯合調查組,用8個月對長江經濟帶沿線11個省(市)進行明察暗訪。調查發現,長江仍然面臨三個主要問題:污染排放總量巨大、生態破壞比較嚴重、環境污染風險依然很大。
據統計,長江流域每年接納廢水總量約占全國的三分之一,單位面積污染物排放量是全國平均水平的兩倍左右;生物完整性指數已經到了最差的無魚等級;40多萬家化工企業沿江密布,大量固體廢物堆砌岸邊,形成較大環境污染風險。總之,長江仍然是一條高負荷、高污染、高風險的河流,環保形勢依舊嚴峻。
那么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到底該怎么處理呢?安徽省馬鞍山市進行了一些探索。說起馬鞍山,可能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馬鋼以及污染。1956年,馬鞍山因鋼設市,從小漁村變成了鋼鐵之城,此后長期處于“一鋼獨大”“一馬拉城”的局面。后來又沿長江衍生出不少相關產業,讓馬鞍山長期“濱江不見江、臨水不親水”。
薛家洼是長江邊上的一塊洼地。這是它2年前的樣子,滿目瘡痍是馬鞍山環保問題最突出、最典型的地方。
市委書記張岳峰剛一上任就因為污染問題而被上級約談。
雖然心里沒有底,但也沒有退路。在張岳峰書記看來,這個事情能不能干成,關鍵在于是否下決心。要解決馬鞍山的環保問題,不能只用環保手段,還必須調整經濟結構、升級落后產業,從源頭進行治理,薛家洼被當做突破口。馬鞍山的污染源大體可分為水上、岸邊和市內,先讓我們看看問題最集中的岸邊,153個非法碼頭、684家散亂污企業、62個固廢堆放點、497家養殖場,這是兩年前擺在當地政府面前的攔路虎,必須依法拆除或者關停,但是阻力相當大。位于薛家洼的皖江水泥廠就想通過補辦手續繼續留在江邊。
還有些企業雖然不能關停,但可以通過升級改造,大幅降低污染。馬鋼下屬的耐火材料廠在薛家洼附近,距離長江僅2公里。雖然為馬鋼作出了較大貢獻,但它也是高污染企業,需要整改。
當馬鞍山開始整治長江沿線時,這家耐火材料廠與一家上市公司成立了新公司,投資2億元,搬進了產業園,建設了新廠房,用上了新設備,污染問題也得到徹底解決。
馬鋼耐火材料廠沒有因為環境整治而倒閉,反倒借著長江整治的機會升級換代。按照這一思路,馬鞍山對沿江其他污染企業要么徹底關閉,要么升級改造,要么轉型做其他低污染行業。
除了沿岸的污染企業以外,水上污染源也是整治重點之一。整治前,江上既有過往運輸船舶,又有11000多名漁民,僅薛家洼就有四五百人,200多條船。這些漁民祖祖輩輩以船為家,靠打漁為生,結果因為污染和過度捕撈,幾乎到了無魚可打的地步。要想根治,就必須讓這些漁民上岸退捕轉產。但是面對上岸,漁民們的內心是七上八下的。
針對漁民們最擔心的問題,馬鞍山市政府有針對性地提出了有工作、有住房、有學上、有社保以及心情舒暢的“四有一暢”方案,好讓漁民們安心。
由于措施得當,因此僅用了2個多月,馬鞍山就率先在全省完成了長江干流以及主要支流禁漁和漁民退捕轉產,比國家要求的提前了一年半。5100多條漁船被拆解,1.1萬名漁民全部上岸。
除了水上、岸線,第三個污染源是城市生活污水。由于過去城市規劃落后,環保意識不強,因此許多老舊小區的雨水和污水是混在一起排放的,導致長江被污染,這是累積幾十年的老大難問題。要根治就必須改造全城管網,相當于給全市做個大手術。困難很多,首先,資金就是個問題。
為了破解資金、技術和管理等難題,馬鞍山聘請了國內頂級科研院所做規劃,還推出“環保管家”,利用第三方尋求突破。
找到辦法后,馬鞍山開始對雨污管網、市內河道從源頭進行治理。
雨污分流后,污水被送入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黑臭的污水立刻變成了清澈的水流入河道。因此市內河道水質也顯著改善。慈湖河是馬鞍山的母親河,過去黑臭水體居多,如今有了很大的變化。
就這樣,馬鞍山解決了水上、岸線和市內的污染問題。環境治理好了,才能引進低污染的高科技產業,從而從調整經濟結構的更高層面來解決環保與發展的問題。鄭蒲港現代產業園區是發展高端產業的新園區,記者見到園區負責人吳曉東主任時,他剛和市委書記張岳峰從深圳招商回來。
經過多年建設,一批先進的高端制造企業、科研院所已紛紛落戶鄭蒲港新區現代產業園區。
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在馬鞍山不再是一對矛盾,而是相互促進的伙伴。2019年前三季度全市GDP達到1500多億元,比2017年同期增長20%多。2018年,馬鞍山市又重新被確認為國家衛生城市,今天的薛家洼已煥然一新,成了人們休閑的好去處。
整治污染、修復生態,迫在眉睫。在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過程中,我們要“破”的不是環境,而是野蠻無序開發的思維和做法,要“立”的是“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先污染后治理”不是發展規律,而是血的教訓。2020年1月1日起,長江流域的重點水域將分類分階段實行漁業禁捕,最遲自2021年1月1日零時起,在長江干流和重要支流除水生生物自然保護區和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以外的天然水域,實行暫定為期10年的常年禁捕。這才是對歷史、對未來、對子孫負責任的態度與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