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蘭州11月26日電 題:脫貧村的致富“新經”——甘肅東鄉咀頭村脫貧觀察

  新華社記者王朋

  一場小雪讓黃土旱塬上的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東鄉族自治縣汪集鎮咀頭村添了幾分寒意,但村民們卻忙得熱火朝天。

  扶貧車間織造毛衣的幾十臺機器立冬后就沒有停過,村民們終于在近兩天趕上了交貨期;家里養了牛羊的農戶忙著把地里打的青貯飼草運回家;硬化的村道上,不少村民騎著農用三輪車,拉著滿車洋芋往合作社跑。這個曾經貧困發生率達23%的貧困村正呈現勃勃生機。

  “咀頭村以前可不是這樣。”咀頭村黨支部書記何正英說,過去村里人均耕地只有一畝,旱地里長不出夠一家人吃的口糧。就連吃水都是大難題,人畜吃水要到幾公里外的山溝里挑。村里的7個社散落在十幾條山溝里,連接村社的是崎嶇的土路,有村民戲稱這里“隔溝能喊話,見面走半天”。

  在新一輪脫貧攻堅行動中,咀頭村發生了大變化。在當地政府扶持和引導下,村民們不僅喝上了黃河、洮河的河水,硬化水泥路也通到了各個村社。60名留守婦女從“圍著鍋爐轉”的家庭主婦搖身變為“朝九晚五”的產業工人。有2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擴大了牛羊養殖規模,從以前三五只羊增加到30多只。村民們念起了脫貧致富的“新經”。

  說是“新經”,其實靠的還是老辦法。村民牟學成說,村里有養殖牛羊的老傳統,以前缺水,村民甚至要用臉盆、水桶接屋頂融化的雪水喂養牛羊,不少村民還在青海德令哈、甘肅武威等地打工放羊。如今吃水不愁,極大提升了村民發展養殖業的信心。

  咀頭村駐村工作隊隊長王凌鴻介紹,全村村民共有313戶,現在基本實現養羊全覆蓋。目前村里存欄的牛160頭、羊1600多只,相較前兩年,養殖規模提升了三成。

  養殖規模的擴大,帶動了種植結構的改變。現在村頭和地里隨時可見一個個白色和淺藍色的“大包”。這是當地推行“糧改飼”種植模式,村民把新鮮的秸稈連同玉米直接粉碎打包做成的優質飼草。

  “地里種不出夠吃的糧食,卻能長出優質的飼草,真沒想到。”牟學成說,看著越來越多的村民種植青貯玉米,他也改變了“地里只種糧食”的傳統觀念,打算明年把家里僅有的2畝多地種上青貯玉米。

  種植結構的改變“反哺”牛羊養殖。今年全村收獲青貯飼草1000多噸,可滿足200頭牛、3000只羊半年的飼草需求。

  如今,飽嘗貧困之苦的村民們,用傳統的生產方式,在這片貧瘠的土地上開辟了新天地。何正英說,依靠外出務工、牛羊養殖,咀頭村在2018年末摘掉了貧困的帽子。

  脫貧后,村民自我發展的勁頭也更足了,在牛羊養殖上搞起了“攀比”。看到哥哥牟學成養羊增收,牟學忠今年決定不再外出務工,返鄉蓋起了羊圈。

  今年5月,村里的聯琦針織廠扶貧車間投入運營,留守婦女在家門口既能照顧老人孩子,又能增加收入。扶貧車間負責人徐莉介紹,現在她們每月能有2000多元的工資,很多都是第一次就業。截至目前,車間累計發貨針織毛衣超過40000件。

  現在,說起村里的變化,村民們都說“做夢都沒想到”,但是村民們明白,只要人勤肯干,日子越過越有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