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隨著天氣越來越冷,北方地區已經正式進入供暖季了。今天我們就來聚焦供暖季大氣污染防治這場攻堅戰,如何打好?我們主要關注這樣幾個問題。

  秋冬是霧霾天氣多發的季節,那么今年冬季的氣象條件如何?既要屋里暖,也要天空藍。那么北方地區都采取了哪些清潔取暖措施?供暖季來臨,大氣污染防治形勢將更加嚴峻。那么對于涉氣的企業,又該如何監管? 近幾年,北方地區陸續進行了煤改電、煤改氣,清潔能源的使用逐漸替代傳統能源,對改善大氣環境有一定的作用。那么霧霾真的離我們遠了嗎?

  今年冬季的氣象條件如何呢?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大氣環境首席科學家柴發合說,今年冬季的大氣污染,由于不利氣象條件的增加,重污染天氣可能有發生頻率高、持續時間長的特點。

  中國氣象局霧霾觀測預報創新團隊首席科學家龔山嶺說,今年根據我們監測平臺的預報結果和預測結果,發現今年可能是暖冬。今年的氣象條件是不太有利于污染物的擴散和傳輸的。

  (一)

  用什么方法可以啃下秋冬季大氣治理這塊硬骨頭?散煤污染管控是基本。燃煤電廠曾是污染排放的“大戶”,不過,截至去年底,全國80%以上燃煤機組已完成超低排放改造,重點區域基本完成,初步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清潔高效煤電體系。改造了燃煤電廠這個排污大戶,但京津冀周邊地區冬季用散煤取暖又成為了影響空氣質量的關鍵問題。因此,對于秋冬季大氣治理,京津冀和周邊城市也都采取了嚴格的減排措施。

  河北衡水,看看那里都采取了哪些清潔取暖措施?

   

  河北省衡水市八里莊村的村頭,有一個保障全村供暖的機房,它用于供暖的能源,不是電,也不是天然氣。李大媽介紹,家里的三層樓房,每層都鋪設上了地熱。因為這兩年處于試點階段,取暖費一直沒有交,但她打聽了一下,即便明年要交錢,地熱也會比燒煤便宜不少。

   

  目前,衡水市有12萬戶居民通過地熱供暖。除了地熱,另外一種清潔能源也在被嘗試使用。在衡水市安平縣,張宇所住的小區,今年進行了供暖設施改造,取暖的熱源改為了生物質能源。

  河北省衡水市安平縣居民張宇說,以前我們小區用的都是小鍋爐,一到了晚上,半夜我就會感覺到冷,現在不一樣了,它的溫度特別恒定,并且這個價格特別合適,跟原來也差不多19元一平,也挺實惠的。

  所謂生物質能源,是指把農作物秸稈和廢物加工成燃料,進行發電和供熱。現在,安平縣生物質能源的發電量已經供應了主城區120萬平方米的居民取暖,兩臺發電機組實施運營后,每年可替代標煤2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52萬噸。

  河北省衡水市生態環境局局長何立濤說,我們因地制宜,推行復合式清潔取暖,在主城區利用衡水電廠的余熱供暖,替代了80余臺燃煤鍋爐。每個縣城建設一個大型的集中供熱熱源,建成區的集中供熱率都達到了90%以上,通過這一系列的措施,我們治理燃煤污染對改善PM2.5的貢獻率,達到30%以上。

  數據顯示,2019年10月底前,“2+26”城市完成散煤替代524萬戶。各地散煤治理任務中,煤改電、集中供熱、地熱能等方式替代比例超過50%,也就是說,煤改氣占比不到一半,這樣就較大程度緩解天然氣保供壓力。那么對于剛完成煤改氣的用戶,供暖效果如何?采暖成本會不會增加呢?

  在河北省遵化市南山村,徐維茹家今年剛剛完成煤改氣,這兩天降溫之后,徐維茹已經開始用上了天然氣采暖。徐維茹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煤改氣之后,一年政府補助1200立方米氣,每立方米氣補助0.8元,補貼后的氣價是2.02元每立方米,他們家120平米的房間,如果算下來一供暖季的用氣成本預計在2600多元,比用煤還劃算一些。

  河北省遵化市南山村村民 徐維茹說,一年取暖燒煤得3000塊錢開支,還不安全。現在2000多塊錢就夠了。

  (二)

  除了讓供暖能源更加多元,今年取暖季一個最大的改變,就是對于有涉氣排放的企業,堅決杜絕“一刀切”。在今年生態環境部秋冬季攻堅行動方案中,一律沒有涉及強制性錯峰生產、大范圍停工停產等要求,堅決反對“一律關停”“先停再說”等敷衍應對做法。既要保生產,又要保藍天,相關部門和企業都實施了哪些舉措呢?

  河北衡水的這家汽配生產公司,在2016年投入了近一千萬元,配備了這套環保設備,讓氮氧化物排放達到了5毫克/立方米,低于國家標準近十倍。但在前兩年,供暖季重污染天依然要停產限產,而今年,公司被評為生態環境部A類企業,按照規定,將不再實行停限產。

  河北隆春通用設備制造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王華峰說,一停產限產我們的鍋爐一開一關,成本就要增高10%到15%,現在這部分成本我們就省下了。進入十月份,我們汽車行業進入旺季,原來我們供應保障不了,造成了個別客戶的流失,現在產品供應能夠完全保障,訂單比原來能增長10%左右。

  今年,生態環境部將涉氣企業分為A、B、C三類,全面達到超低排放的A類企業,不需限產或停產。B類、C類企業,在停限產管理上,也與以往不同。馬明博的公司,屬于B類企業,原來他一般只能提前一到兩天收到停限產通知,現在每隔十天,他就會在公眾號里,看到未來十天的空氣質量預報,提前了解限產規定,調整自己的生產計劃。

   

  衡水優捷特石油設備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馬明博說,10月28號,我們收到一個預計11月1號到6號可能出現重污染天氣過程。10月28號到11月1號,我們把所有的涉氣工序都打開,提前生產出來產品。到11月1號的時候,我們會停掉50%的涉氣設備,人員已經提前安排到非涉氣工序。

  馬明博介紹,在他的生產車間,還多了一套監測設備,車間生產和環保設備的用電量,都會24小時不間斷地通過它實時回傳到當地生態環境局的電子平臺。在這個電子平臺上,每家企業生產和環保設備的使用情況,都清晰可見。

   

  目前,衡水市共有1700余家企業納入到這個平臺,相對于過去依靠環保執法人員現場巡查,這樣的電子監測不僅節省了人力,對企業擅自停運污染防治設施等行為的防范也更加有效。

   

  天空藍的實現過程不會一蹴而就,清潔能源取代傳統能源是逐漸的,生產與民生以及天空藍靠科學兼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