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城鄉社區發展治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24日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成都市城鄉社區發展治理總體規劃(2018-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該《規劃》為全國首個市級城鄉社區發展治理總體規劃,旨在回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深入落實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城市和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的發展戰略,推動超大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當前,成都城市發展進入了新的歷史階段,呈現出一系列新特征。全市每年新增常住人口超過50萬,萬人以上商品房小區達到255個,社會治理難度不斷增大,城市管理服務水平跟不上城市發展腳步。編制《規劃》,就是正視新形勢、新挑戰,積極探索社區發展治理體制機制創新路徑,主動適應當前城市治理結構的深刻變化,引導政府的工作重心下沉,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實現超大城市健康有序發展。

  據成都市委社治委副主任鄭志介紹,《規劃》包括總則、社區內涵及發展目標、發展治理總體模式、社區分類及規模、社區發展治理場景、指標體系與評估機制、附則等7個部分,并在實地走訪了126個街道(鄉鎮)、380個社區(村),調研學習上海、北京、杭州等先進城市做法,研究借鑒倫敦、東京、臺北等城市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構建形成了“1173”總體架構。

  “1173”即制定“1”個三步走的規劃目標;構建“1”套城鄉社區發展治理總體模式;打造社區發展治理服務、文化、生態、空間、產業、共治、智慧“7”大場景;實施定指標、定類別、優區劃等“3”項基礎工程。

  《規劃》把新時代成都“三步走”戰略目標落實落細到城鄉社區,提出了社區發展治理“三步走”目標,即2025年建成舒心美好、安居樂業、綠色生態、蜀風雅韻、良序善治的高品質和諧宜居生活社區;2035年建成彰顯公園城市生態價值、美學價值、人文價值、經濟價值、生活價值、社會價值,人城境業高度和諧統一的公園社區;2050年建成全面發展、綠色永續、智慧創新的面向未來的可持續發展理想社區。

  據了解,《規劃》突出分類施策,提出了三大社區類型。成都作為西部超大城市,全市4357個城鄉社區不能搞“一刀切”治理,《規劃》深入研究了成都城鄉社區的人群結構、形態功能、產業基礎等要素特征,根據城鄉形態、主導功能,將全市城鄉社區劃分為產業社區、城鎮社區、鄉村社區3大類型,并根據社區的特定空間特征和社會生活特質進行二次細分,形成園區型社區、樓宇型社區、老舊社區、新興社區、國際化社區、自然村落等典型社區類別體系。

  對城鎮社區而言,重點在小區治理、公共服務、城市更新、消費場景營造等難題上加力加勁、聚力破題;對產業社區而言,重點在從功能配套、組織構建、服務模式上研究新政策、出臺新措施,破解產城分離、服務供給不足的問題;對鄉村社區而言,重點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大力發展集體經濟,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通過對社區的科學分類,既兼顧了發展,彰顯了特色,又為精準施策奠定基礎。 (起鈺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