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西昌7月26日電 題:初心映照航天路
李國利、王玉磊、謝真龍
四川大涼山,菠蘿溝。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時隔一年之后,再次發射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
25日4時,常規氧化劑加注系統指揮員王甲始終放心不下800米外的加注庫房,早早來到常規氧化劑加注控制間,熟練打開繁瑣的加注系統后,徑直來到洞庫,查看登記環境溫度。
看到屏幕顯示的溫度指數滿足加注條件時,他的心里才踏實下來,開始靜靜等待6個小時后加注火箭常規氧化劑。
王甲是一名有著8年黨齡的黨員,在氧化劑加注崗位上已經干了14年。
2018年10月31日16時29分,西昌發生5.1級地震。而距離震中50余公里的2號發射塔架正在進行北斗三號發射任務常規推進劑加注。
此時,控制間里其他人員都已撤離,只剩下指揮員王甲、加控臺操作手康新國、系統工程師甘露。盡管震感強烈,他們仍穩穩地坐在加控臺前,仔細觀察各項數據。
王甲右手緊握調度話筒,一口氣連續呼叫洞庫、泵間、管路巡視等7個崗位的號手,迅速檢查現場設備運行狀態,有無燃料泄漏情況。
“任何一處出現問題都會影響加注進程。”問及王甲為何不第一時間撤離時,他說,“我是一名指揮員,更是一名黨員,越是重要崗位越要重責任。”
當時,康新國、甘露,還有第一時間“逆行”跑進洞庫察看的周習震、穿梭在懸空廊橋巡視管路的張全宇,無一例外,都是中共黨員。
事實上,在加注分隊,黨員占了一半多。王甲說,黨員從來都是崗位上的一個標桿、一面旗幟,也是每次任務精準加注、萬無一失的強有力保證。
1997年6月5日,風云二號衛星發射在即,天空突然雷電交加,發射被迫中止。指揮部下達指令:立即泄出低溫燃料。
泄回燃料,比加注更加危險!
時任液氫測控臺主操作手的陳復忠說:“氫氧混合物,只要0.019毫焦耳的能量,大概就是一粒大米從一米的高處落下撞擊地面所產生的能量,就足以將它引爆。”
而在雷電交加中進行操作,稍有不慎就可能星箭俱毀。
那天,陳復忠臨危受命。他站在操控臺前,眼睛死死盯著流量、壓力參數的變化,實時通知箭上前端操作手手動控制閥門,硬是一點一點地將箭上的液氫“擠”了回來。
經過一夜奮戰,低溫燃料被安全泄回。
危急情況接踵而至。6月9日,液氫二次加注時,加注軟管與燃料運輸車連接處的墊片突然凍裂,液氫大量泄漏、噴射。面對突發險情,關鍵時刻還是陳復忠沖了上去,迅速找到泄漏管路,并用濕棉紗扎好凍裂處……
陳復忠說:“自己是一名黨員,困難面前就應當沖鋒在前,擔當在前。”
2015年10月16日,發射前30分鐘,正在指揮液氧加注的朱孔飛敏銳發現火箭儲箱液面上升比以往都要慢,但地面反饋來的流量數據顯示正常。
憑借豐富經驗,這位有著15年黨齡的氧氮加注系統指揮員初步判斷加注管路有漏點,立即通知現場人員進行管路巡視檢查。
果然,現場人員發現固定塔4.5米平臺附近的管路法蘭連接處有大量液氧噴出,現場一片白霧。緊急關頭,朱孔飛果斷下令:“人員做好防護,用棉紗蘸水,纏繞泄漏處。”
低溫狀態下,棉紗和水迅速冷凍,漏點被封住,現場人員用最簡單的方法處理好了這個最緊急的狀況,確保了燃料加注順利完成,火箭按時點火發射。
頂風云,舉北斗,托嫦娥。幾十年來,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的發射次數接近了中國航天發射總數一半,而每一次成功發射的背后,正是一批批黨員干部的初心使命。
近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這個中心通過設立黨員先鋒崗激發黨員先鋒意識、重讀入黨申請書追溯入黨初心、參觀紅色教育基地感懷光榮傳統、表彰先進典型激勵再創佳績等活動,引導廣大黨員守初心、擔使命,用忠誠書寫黨員底色,用成功匯聚黨性力量。
7月26日,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從大涼山這片紅色沃土騰空而起,直刺蒼穹。
初心不忘,始終映照著中國航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