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凌晨,廣西百色市樂業縣百坭村第一書記黃文秀,在驅車探查暴雨災情時不幸遇難。斯人已逝,風華長存。有人感言她把“最好的年華獻給人民和國家”,也有人稱贊她“學為人師,行為世范”。
“廣大黨員干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黃文秀同志為榜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于擔當、甘于奉獻,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貢獻。”習近平總書記對黃文秀同志先進事跡作出上述重要指示。
黃文秀同志的事跡,再次表明,個人的價值,就是在從事有益于國家、有益于人民、有益于集體的事業中實現的。
95歲的老黨員張富清,歷經歲月而不改本色,甘于平凡而奉獻終生;32年堅守孤島的王繼才夫婦,在惡劣環境中忠于祖國、忠于職責、忠于崗位,無怨無悔;以德施教、甘為人梯,愛國是黃大年最堅定的初心……每個領域、每個角落,都有無數榜樣以自己有限的生命,為這個偉大時代增添濃墨重彩的一筆。
與“黃文秀們”相反的,有另外一類人。他們或“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或在大是大非問題上態度曖昧、立場不穩,或在群眾面前趾高氣揚、不可一世,他們把智力和理性用錯了地方。《資治通鑒》里有個阿大夫,一副勤政為民的形象,但朝廷派使者視之,發現“田野不辟,人民貧餒”,原來稱譽都是“以厚幣事王左右”換來的。守不住初心,做不到忠誠于人民,干事創業就容易出問題,最終會被人民唾棄。
選擇全身謀事,或是側身謀人,往往在轉瞬之間,關鍵在于如何選擇取舍。人生的意義并非由年齡界定,生命的蒼穹會因為選擇“傾情投入、奉獻自我”更加寬廣遼闊。馬克思曾這樣說過:“我們的事業并不顯赫一時,但將永遠存在;而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們將灑下熱淚”。在人生志向選擇的分水嶺面前,究竟是站立在追求崇高的“陽處”,還是退避三舍躲在“陰處”,能否撣去思想上的灰塵、淬煉政治上的堅定,決定了選擇者的格局,也決定了生命的長度、寬度、厚度。
心中有堅定的信仰,前行才會有方向。日前,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的總要求。如今的時代,面臨的誘惑很多,黨員干部若是思想認識不足,便“站立”不起來。道路選擇的過程中,有彷徨、疑惑實屬正常,要能擺脫思維困境,在喧囂中堅守初心,以真摯的情懷滋養初心,以牢固的信念勇擔使命,把信仰轉化為對干事創業的奮進、對崇高理想的篤定、對艱難險阻的擔當,我們的事業會有持久的強大動力。
當前,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正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長征路上砥礪前行。黨員干部需對共產主義理想堅定信仰,對黨和人民事業永遠忠誠,堅守初心、勇擔使命,助推黨和國家事業興旺發達、長治久安。(高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