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常委、香港工會聯合會榮譽會長林淑儀(李莉莎 攝)
央廣網香港5月16日消息(記者陳菲 實習生黃昕 李莉莎 通訊員工聯會)全國政協常委、香港工會聯合會榮譽會長林淑儀近日接受央廣記者獨家專訪時表示,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出臺,港澳人士回內地就業日益增多,目前有關職業資格互認、回鄉證使用、社會保障等方面兩地仍存在著差異性,尤其是專業性人才認證已獲得認可,而技能型人才的認證等政策尚待完善。
推動回鄉證納入內地電子認證
回鄉證是港澳居民來往內地的通行證,持回鄉證的港澳人士可以在內地辦理銀行業務、購房、投資等,有效期分別為5年(未滿18周歲)和10年(年滿18周歲)。臨近到期時需本人親自返港重新登記辦理。林淑儀表示,擁有回鄉證的港人已數百萬計,香港工會聯合會(以下簡稱“工聯會”)提議,容許港人在內地換領回鄉證。同時,前往內地居住半年以上,符合有合法穩定住所、連續就讀條件之一的港澳居民,可根據申領條例辦理居住證,享有相關權利、基本的公共服務和便利。目前,已經領取居住證的港人約為12萬人。工聯會建議將回鄉證納入內地的電子認證系統,將回鄉證與居住證銜接起來。“這樣會比較方便,只要能銜接起來,拿回鄉證買機票、坐高鐵、訂酒店、銀行開戶也好,這些優惠可以享受就更好了,”林淑儀說。
職業資格互認 促進人才流動
林淑儀介紹,面對大灣區的發展,工聯會積極推進大灣區職業資格互認的進程,嘗試將內地的國家職業資格制度與香港的資質架構有效對接。目前,凡通過內地CPA認證的香港專業人士,不需要重新考證,但占比更大的技能性人才行業,如廚師所在的餐飲行業等尚未得到同步認證。餐飲業每年在香港舉行比賽,邀請內地專業評審參評,符合標準即獲得職業資格認證。工聯會也在各個行業進行類似的嘗試,至今已發出6000多個證書。他們希望在大灣區內先試先行,起到示范作用,給人才更大的發展平臺,提供更多的機會。林淑儀表示:“兩地政府要克服思維上的困難,要打通既有的概念才可以。”
完善港人在內地就業、社保政策
林淑儀在今年全國兩會的提案中提到,港人參與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方面的內容。“希望學生、務工人員都能參與內地的最低城鎮醫療保險,得到基本的醫療保障。”內地公積金的繳納年限為15年,港澳人士不能選擇自己繼續繳納社保,“而這中間可能會經歷公司破產、失業等問題,致使之前的繳納作廢。”工聯會希望,嘗試在大灣區內容許港澳人士自己繳納公積金。此外,香港的長者現在可以在內地深圳港大醫院使用特區政府發放的醫療券。但由于不少香港長者居住在廣州、東莞、中山等地,來回深圳路途較遠,林淑儀建議,將長者醫療券適用范圍擴展到大灣區里面的三甲醫院。
全國政協常委、香港工會聯合會榮譽會長林淑儀接受央廣記者專訪(李莉莎 攝)
此外,工聯會今年在全國政協會議提出的兩個提案已獲悉立案,包括:關于容許港人以香港地址證明文件辦理內地公共及金融商業服務的提案,以及關于放寬攜帶現金出入境限額及放寬對部分商品征稅的提案。
年輕人應該擁抱大灣區
作為工聯會大灣區關注組的召集人,林淑儀表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從提出到出臺均廣納民意,工聯會也在社區等有關方面收集了不同的意見。“行政長官親自參與了這個規劃,提了不少的意見。我們工聯會之前所提的一些意見都在《規劃綱要》中有所體現。并不是像某些人所說的我們‘被規劃’,而是我們實實在在地‘參與了規劃’。”林淑儀認為,大灣區為港澳的發展打破局限,提供了廣闊開放的平臺,注入新的動力。香港、澳門的青年人應該利用好政策,抓住機遇,憑借自身所長,服務大灣區。“年輕人的潛力是無限的,大灣區是年輕人未來發展的平臺。年輕人要放寬眼界,裝備好自己,敢于嘗試,積極地擁抱大灣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