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享快樂,康養順身心。
生活水平的提高讓健康意識越來越深入人心。繁忙的工作過后、緊張的學習之余、匆忙的生活間隙,人們有了更多機會去漫步消遣,運動健身。
在生活的地方,隨時可以享受運動的酣暢淋漓;去遙遠的城市跑一場馬拉松,用力奔跑的同時盡情欣賞異地風光;甚至可以專程來一次康養之旅,在陽光海灘上,讓生活慢下來,讓心情靜下來。
博鰲海灘散散步 自在
本報記者 黃曉慧
上海的趙恒女士休年假,和家人在海南博鰲享受了一段健康之旅。“我們為健康而來。”趙恒說,在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5天的旅程充實而輕松。
趙恒入住博鰲一家養護中心后,首先接受全面細致的體檢,養護中心根據體檢的結果給趙恒安排了針灸、推拿等中醫理療項目,以及調理身體的藥膳,解決了工作壓力給她帶來的失眠困擾。
這不是趙恒第一次來博鰲。幾年前,她曾到過這里,當時除了參觀博鰲亞洲論壇會址再無其他。此次慕“醫療健康”之名而來,這里的大變樣令她驚訝,國際醫院、療養康養中心拔地而起。趙恒說,以前她和要好的旅友會選擇到瑞士、德國等歐洲國家進行康養旅游,博鰲給了他們新的選擇——不必再大老遠跑到國外去,旅游也不再只是“逛逛逛、買買買”。
“大城市的工作、生活節奏快,壓力大,每天都必須向前走,不走,別人也會推著你往前趕。”趙恒到博鰲后整個人都放松下來,過上了渴望已久的慢生活。
晨起,在博鰲的田園風光里打太極,沿著博鰲海灘踱步,午后插花習字、聊天撫琴,待到華燈初上的冬夜,和著音樂的節拍在戶外運動,每天在新鮮的空氣中深呼吸,怡然自在。
還有幾年就要退休的趙恒,現在也有意識地放慢生活節奏:“經濟條件好了以后,人的生活理念發生了變化,有了大健康的概念,更加重視疾病預防、保健,更愿意選擇康養旅游。”
24小時運動健身 放松
本報記者 鐘自煒
晚上9點半,在廈門一家商貿公司上班的李豐誠剛剛結束了一天的工作。這樣的加班并不少見。“以往到了這個點,只能找一家餐館吃吃夜宵,但現在有了新去處。”李豐誠說。
李豐誠的新選擇,正是廈門悄然興起的24小時健身房。“全民健身時代的到來,消費者對于健身房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健身房負責人張義興介紹,“傳統健身房的營業時間一般是早10點到晚10點,高峰期也比較集中,消費者體驗有待提升。”
2017年6月,這家主打“24小時不打烊”的健身房在廈門市思明區湖明路上開業。“這樣的經營模式,不僅可以方便更多上班族,也可以分散人流,讓器材得到更好的利用。”張義興說。
走出寫字樓,步行5分鐘,李豐誠輕車熟路走進健身房。在這里,不僅營業時間延長了,健身體驗也有了新升級。通過配備的智能手環,李豐誠自助刷開門禁、使用設備,手環同時還能實時記錄日常運動數據。在操房,會員還能點擊課程播放,觀看屏幕上的動作演示。晚上10點左右開始健身,一個半小時后,李豐誠帶著一身汗水離開。“加班后做做運動,不僅有利于身體健康,更能放松工作壓力,回家也能睡個好覺。”
談及未來,李豐誠表示希望這樣的24小時健身房能夠更多些,讓大家健身更加方便。“同時,也希望24小時健身房中能夠增加如游泳、搏擊等項目,讓我們的選擇更加豐富。”
設施人性化,細節暖人心。
出門在外,人們的關注點離不開衣食住行。開車累了,在高速服務區打個盹兒;帶孩子、老人去衛生間,不再過多顧慮;身體不舒服,24小時的智能藥房等著你;拉著行李箱吃力,走人行道上的行李箱專用道,省下不少力氣……
越來越多人性化的設施出現在路上、景區和城市的每一個角落,給行走在途中的你我他,帶來便利和溫暖。
第三衛生間解難題 暖心
本報記者 潘俊強
說起旅游,家住北京的資深“驢友”李燕如能連說好幾小時。不過,一說到帶孩子出去旅游,她就有點發怵。
這是為啥?“自己帶著孩子旅游,曾遇上三難,如廁難、喂奶難、換尿布難。”李燕如說。她的丈夫從事工程類工作,常年在野外駐扎沒法時刻陪伴,而她喜歡旅游,“也想陪著孩子觸摸大自然,感受人文景觀。”
進入寒冬,李燕如想到濟南看看,“老舍筆下濟南的冬天很美。”說走就走,選個周末,帶著三歲的女兒來到濟南,游完趵突泉,再逛大明湖,體驗一下濟南的泉水大碗茶。不過茶喝多了,就得方便。在大明湖西南門的廁所,李燕如本想進女廁排隊,卻看到旁邊有第三衛生間。她立刻帶著女兒,推開布簾,走進里面。“以前排隊,大人都憋得難受,更不用說小孩子了!”李燕如說。
在第三衛生間,各種設施讓李燕如眼前一亮。既有大人用的馬桶,又有小孩子專用的坐便器。“沒想到這么貼心。”李燕如說,她先幫著女兒如廁完,又將其固定在兒童座椅上。“大人如廁時,就怕小孩亂動亂跑。”李燕如介紹,這里還有換尿布的母嬰臺,可以將孩子放在類似于小床的母嬰臺上,為孩子換尿布。“冬天帶孩子出去旅行,在外面換尿布,小孩子太冷,在這個第三衛生間又方便又保護隱私。”曾經在外旅游時,她找到景區管理人員,懇求他們抱著孩子,李燕如才給女兒換尿布。
“喂奶也很方便。”李燕如想起曾經的尷尬,女兒還沒斷奶時,國慶節她到一個景區游玩,女兒餓了一直在哭,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她好不容易找到一個沒人的角落,才喂了女兒。“如果當時有第三衛生間就不存在這樣的尷尬了。”
李燕如還發現,這個第三衛生間提供了衛生紙、一次性尿布等,在馬桶旁、洗手池旁都有供殘疾人使用的扶手。里面打掃得很干凈,沒有異臭味,還噴了空氣清新劑。“如果景區里都有為特殊人群修建的衛生間,帶娃旅游就太方便啦!”李燕如感慨。
休息艙里解解乏 舒服
劉新吾 王 嫚
“到成都還有200公里,要不要休息一會兒再出發?”何蔓從重慶自駕到成都出差,在渝蓉高速圍龍服務區吃完午飯,有些犯困。
正在這時,一名工作人員走過來,微笑著問道,“女士,那邊是高速服務區為旅客提供的休息艙,需要了解下嗎?”何蔓跟隨工作人員走過去,在服務區的盡頭看到一間小屋,里面放著8個白色的塑料盒子,形似太空艙。
掃碼、綁定手機、付費,艙門在何蔓面前緩緩打開。“太空艙”像學生宿舍里雙層床一般大,在里面深色的皮質床墊上,整齊地擺放著一次性床單和毛毯。
“有空調,能換氣通風,還有充電插座和免費WiFi,可智能了。”花了18元,睡了一個小時,醒來后,何蔓神清氣爽。“以前開車困了,要么洗洗臉繼續開,要么在車里蜷縮著躺一會,很不舒服。現在好了,在這休息艙里不僅能平躺,空間還比想象的大。”何蔓說。
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自2017年10月投用以來,服務區休息艙共有將近300名旅客入住,以外出旅行和出差的年輕人居多。
如今,在重慶,智能化服務的“觸角”漸漸向高速公路延伸。2018年9月,智能集裝箱酒店也被引入,餐廳里還出現了“送餐機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