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習水把提高脫貧質量放在首位
扶貧干部有“繡娘”功夫(脫貧攻堅新氣象)
貴州省習水縣馬臨街道五一村二組的稻田通水了,包組干部倪紅像“繡娘”一樣,為貧困戶的小農水工程建成下足了精細功夫。
2015年以來,習水縣6000多名干部在全縣3128平方公里的山鄉(xiāng)大地上扎實做好幫扶工作。全縣上下共同努力,一件不跳針、不脫線,努力提高貧困戶的脫貧質量。
十面合圍,治理十窮
3個孩子讀書、母親年老體弱、家里土地少……馬臨街道五一村七組農民丁遠平肩上的生活壓力著實不輕。2014年,這樣的貧困戶在習水有14.68萬人,全縣貧困發(fā)生率高達21.8%。
2015年,習水縣定下了“十面合圍治理十窮”的精準扶貧戰(zhàn)略,思想脫貧脫窮志、易地搬遷搬窮窩、基礎設施改窮路、產業(yè)扶貧調窮業(yè)、生態(tài)扶貧治窮坡、醫(yī)療扶貧醫(yī)窮病、教育扶貧斷窮根、美麗鄉(xiāng)村換窮貌、社保兜底保窮人、黨建扶貧強窮村。“每種貧困都有解決路徑,讓我們對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信心十足。”官店鎮(zhèn)黃桃村第一書記馮興葉介紹,剛來村里那會兒,貧困群眾思想不解放,產業(yè)基礎基本為零。大大小小開了80多場群眾會,干部們終于焐熱了貧困群眾的心,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發(fā)展起了產業(yè),全村修建了28.2公里的公路,村集體養(yǎng)起了77頭牛……2017年黃桃村順利脫貧摘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水縣累計減少農村貧困人口13.36萬人,貧困發(fā)生率降到2%以下。
橫向到邊,縱向到底
習水縣扶貧辦主任李昕說:“提高脫貧質量,關鍵是對象精準,措施精準。這些功夫活兒,都得用心來做。”
習水縣先后成立宣傳教育提升指揮部、交通保障指揮部……橫向到邊的18個指揮部應運而生,各系統(tǒng)、各單位都成了下足繡花功夫的“繡娘”。
“三級書記抓扶貧、全縣動員促攻堅”,習水層層立下軍令狀,全方位明確脫貧攻堅的縣級責任、部門責任、鄉(xiāng)村責任,做到分工明確、責任清晰、任務到人、考核到位。
3年累計投資近20億元,農村公路建制鎮(zhèn)通暢率、行政村通達率、村民組通路率達到“三個100%”,獲得“四好農村公路”全國示范縣榮譽稱號;農村飲水安全覆蓋率、自來水普及率達到“兩個100%”……2017年8月,各指揮部均完成所負責的項目,18個指揮部到總指揮部集中辦公,整合力量,合力攻堅。
問題靶向,抓細抓實
“到基層去,到脫貧攻堅一線去。”2017年秋季,在縣委的號召下,4652名干部入駐貧困村,以村為戰(zhàn)場、組為單元、戶為堡壘,抓細抓實每項具體扶貧工作,保證自己幫扶貧困戶脫貧質量。
習水縣國土局的幫扶干部王達萬在動員二里鎮(zhèn)紅工村后壩組貧困戶鄧天彬種植花菜時,就遇到了困難。“我種糧食,即便賣不出去,還可以留著自己吃,花菜賣不出去咋辦?”
紅工村第一書記馮浪說,組里五六戶貧困戶跟鄧天彬一樣對種花菜充滿懷疑。“不跳一針、不漏一線,我再去做他工作。”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我拿一畝半土地種種試試?”鄧天彬終于松口,其余幾戶也陸續(xù)解開心結。
3個月時間,公司訂單回收,鄧天彬收入近3000元。“接下來合作社組織種紅高粱,我種2畝。”鄧天彬的爽快惹得包戶干部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