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6日電(記者 付光宇 王炳坤)五年來,人民生活持續改善,居民收入年均增長7.4%,人民群眾獲得感不斷增強……政府工作報告與老百姓的“錢袋子”息息相關。記者梳理發現,報告中“開源節流”的福利很實在,不僅讓廣大群眾更“省”,還想方設法讓大家多“賺”。
——住房:低收入 租得起
加大公租房保障力度,對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要應保盡保,將符合條件的新就業無房職工、外來務工人員納入保障范圍。支持居民自住購房需求,培育住房租賃市場,發展共有產權住房。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讓廣大人民群眾早日實現安居宜居。
——醫保:范圍廣 補貼高
提高基本醫保和大病保險保障水平,居民基本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再增加40元,一半用于大病保險。擴大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范圍,把基層醫院和外出農民工、外來就業創業人員等全部納入。
——上網:速度快 資費少
加大網絡提速降費力度,實現高速寬帶城鄉全覆蓋,擴大公共場所免費上網范圍,明顯降低家庭寬帶、企業寬帶和專線使用費,取消流量“漫游”費,移動網絡流量資費年內至少降低30%。
——行車:出行省 購車易
深化收費公路制度改革,降低過路過橋費用。將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優惠政策再延長三年,全面取消二手車限遷政策。
——出游:玩得好 花錢少
創建全域旅游示范區,降低重點國有景區門票價格。
——收入:漲工資 減稅負
繼續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和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合理調整社會最低工資標準。完善機關事業單位工資和津補貼制度,向艱苦地區、特殊崗位傾斜。
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征點,增加子女教育、大病醫療等專項費用扣除,合理減負,鼓勵人民群眾通過勞動增加收入、邁向富裕。
——扶貧:促脫貧 振鄉村
強化對深度貧困地區支持,中央財政新增扶貧投入及有關轉移支付向深度貧困地區傾斜。對老年人、殘疾人、重病患者等特定貧困人口,因戶因人落實保障措施。
落實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的政策。探索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分置改革。改進耕地占補平衡管理辦法,建立新增耕地指標、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節余指標跨省域調劑機制,所得收益全部用于脫貧攻堅和支持鄉村振興。
——創新:有專長 待遇高
賦予創新團隊和領軍人才更大的人財物支配權和技術路線決策權。對承擔重大科技攻關任務的科研人員,采取靈活的薪酬制度和獎勵措施。探索賦予科研人員科技成果所有權和長期使用權。支持企業提高技術工人待遇,加大高技能人才激勵,鼓勵海外留學人員回國創新創業,拓寬外國人才來華綠色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