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国产,国内精品亚洲,青青青草国产费观看,真实国产乱子伦视频对白

央廣網

巨龍騰飛正當時——寫在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召開兩周年之際

2018-01-05 07:07:00來源:人民日報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船行洞庭,但見上下天光,一碧萬頃。從扁山島南行至雁子洲水域,不時可見到三五成群的江豚出水嬉戲。“江豚的現身,得益于東洞庭湖水質逐漸向好。”湖南省岳陽縣漁政管理局城陵磯站站長彭向明介紹。就在不久前,岳陽剛剛關閉了湖區飲用水源地最后一家養殖場。

  清晨6點30分,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區白泉鎮繁強村“民間河長”章紅星準時出門,沿河流來回巡查兩小時。河道旁開辦不少企業,每到離河最近的坎上,便趴下身查看,確認沒有污水排出,才安心起身回到岸上。下午4點剛過,他又準時“上班”,開始新一輪的巡河。章紅星如今的形象,很難與其過去磚瓦廠老板的身份聯系到一起。

  從岳陽順流而下,直達浪花簇擁的舟山群島,萬里長江正舒卷生態文明新圖畫。

  “當前和今后相當長一個時期,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兩年前的1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召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為長江經濟帶發展定了向、定了調,中華民族母親河開啟新的發展航程。

  綠色發展,大保護彰顯新格局

  祖祖輩輩“靠湖吃湖”的盛以強,已是第四次改行。

  冬日暖陽中,從他搭建在湖北鄂州市梁子湖畔的棚屋望去,不遠處即是長嶺碼頭,僅三兩漁船靠岸,不復熙來攘往的舊時景象。

  新年元旦,梁子湖鄂州水域全面禁捕。數月前得知消息,盛以強投資20多萬元,在棚屋前百畝堰塘遍種中藥材。幾年間,他的堰塘從養魚、養螃蟹、養珍珠,再到換種中藥材,歷經三次拆圍。

  眼下,和他一樣面臨轉產的,還有千余戶漁民。

  長江流域覆蓋11省市,人口和生產總值均超過全國的40%。曾幾何時,伴隨經濟的快速增長、流域的大規模開發,眾多工業、生活廢水直接排入長江及周邊水體。2012年,水利部水資源公告數據顯示:全國廢污水排放總量785億噸中,有近400億噸排入長江——幾乎相當于一條黃河的水量。

  流域系統性保護不足、污染物排放量大、生態功能退化嚴重等一系列問題日益顯現,昔日大干快上、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的發展模式已走到盡頭。

  堅持問題導向部署經濟發展新戰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核心理念和戰略定位,變革性地重塑長江。

  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濕地,來自西伯利亞的小天鵝翩躚而至、群集回翔。候鳥復歸,意味著岳陽市“畜禽退養”這一招見效了。

  岳陽,擁有60%的洞庭湖水域面積,也是湖區畜禽養殖大市。2016年,該市出欄生豬752.81萬頭,居湖南省第二;生產水產品53.78萬噸,連續26年居全省第一。

  一邊是養殖業在發展,一邊是洞庭湖污染在加劇。如何破解養殖大市與洞庭湖的“治水死結”?

  岳陽的選擇快刀斬亂麻:截至2017年底,該市洞庭湖區飲用水源地381家養殖場全部退出歷史舞臺。占用長江岸線的非法碼頭整治、洞庭湖區全面禁止采砂等組合拳同步使出。

  “過去,岳陽盛產砂石,遠銷江浙一帶,如今得從外地‘進口’砂石,價格也從每噸20元、30元漲到150元左右。黨的十九大提出,以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為導向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這更加堅定了我們維護湖區生態、打擊非法采砂的決心。”岳陽市副市長楊昆表示。

  沿江應取締的959座非法碼頭已全部拆除,非法采砂得到初步遏制,沿江沿湖重化工產業污染得到初步整治,沿江110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的928個黑臭水體整治已開工826個、完工498個……生態環境保護專項行動利劍出鞘,硬措施帶來真改變。正如四川省瀘州市委書記蔣輔義所言,“兩年來,最深刻的變化是理念的轉變。”

  創新發展,大戰略孕育新動能

  如果說漫長的東部海岸線宛如一張蓄勢待發的長弓,那么長江經濟帶就是那支劃空而出的銳箭。箭的能量和強度,決定著我國經濟所能到達的方位。

  用語音控制的家電、語音識別準確率高達98%的翻譯速記產品、面向47萬支創業研發團隊的智能交互技術服務平臺……在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的科大訊飛總部,一個個人工智能“黑科技”產品令記者眼花繚亂。依靠自主創新,科大訊飛以“訊飛超腦”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核心技術已領先全球,成功占領中文語音市場70%的份額。

  科大訊飛的崛起只是一個縮影。順應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堅守“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實踐基準,瞄準“引領全國轉型發展的創新驅動帶”目標,長江經濟帶省市發力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下好創新“先手棋”,一個個新興產業正在孕育、壯大。

  在四川,信息技術、新能源、高端裝備制造等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蓬勃興起,正力攀轉型升級“智高點”;在湖南,極具特色和競爭力的長沙“麓谷”、株洲“動力谷”、湘潭“智造谷”齊頭并進,發展路徑從“黑乎乎”變為“綠油油”;在湖北,信息技術、生命健康、智能制造組成的“新三駕馬車”加速推動新“武漢造”崛起。

  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向改革要活力,向創新要動力,長江沿線11個省市自主創新賽跑風生水起。

  浙江的民營經濟領風氣之先,也曾因產業“低小散”陷入困境。痛定思痛,浙江近年來加快培育信息、金融、高端裝備制造業等八大萬億產業,并以此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浙江省前不久公布的2017年前三季度數據顯示,以數字經濟為代表的新經濟占GDP比重達24%,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31.9%。

  世界一流、國內唯一的穩態強磁場裝置,國際首個、國內唯一的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世界第一臺光量子計算機,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中部省份安徽交出的科技答卷令人驚訝。

  從高位推進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到高強度推進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創建這個科技創新“一號工程”,從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到深入推進科技成果“三權”管理改革,創新已經成為安徽發展的“當頭炮”。2017年12月20日,合肥新站區,京東方第10.5代線提前投產,這是全球首條第10.5代液晶面板生產線。蕪湖市航瑞航空動力裝備公司最新推出的6款中小型航空發動機,不僅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還填補了行業空白。

  上海科技創新中心加快建設,沿江11省市建設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1327家、高新技術企業約4.5萬家……用“快思維”加快轉方式調結構,動力格局之變,為長江經濟帶打開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協同發展,大走廊架起新通途

  猶如水位的落差,長江也是一條東中西發展不均衡的經濟帶。

  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談到長江經濟帶建設,都強調“協同發展”——

  “長江流域要加強合作,充分發揮內河航運作用,發展江海聯運,把全流域打造成黃金水道。”

  “要增強系統思維,統籌各地改革發展、各項區際政策、各領域建設、各種資源要素,使沿江各省市協同作用更明顯”。

  怎樣讓長江“黃金水道”真正成為連通長江經濟帶的“水上高速公路”“黃金大動脈”,成為擺在長江沿線各省市和航運管理部門面前的一道“必答題”。

  “萬里長江,險在荊江,我是深有體會。”作為在長江上“漂泊”了快40年的老船長,長航貨運有限公司總船長黃雙喜頗為感慨,“過去,在湖北枝城至湖南城陵磯之間340多公里的范圍內,有重點礙航險灘17處,九曲十八彎險象環生,船舶擱淺、觸礁、阻航等事件頻繁發生。”

  2017年4月,歷時27個月建設、總投資43.3億元的荊江航道整治工程竣工,枯水期最低維護水深由2.9米提高至3.8米,黃雙喜的船隊也可以“升級”到3000噸以上。

  “荊江段通航水深每提升0.1米,2000噸級貨輪就能多裝170噸左右貨物,利潤可提高10%。更重要的是,船隊通行安全多了!”黃雙喜喜上眉梢。

  為了進一步打通制約長江干線通過能力“腸梗阻”,2017年11月初,長江中游蘄春航道整治工程開工,拉開“安慶至武漢6米水深,武漢至宜昌4.5米水深航道整治工程”大幕。

  交通運輸部長江航務管理局副局長聞新祥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工程實施后,1.3萬噸級內河船和1萬噸級江海船將直達武漢、5000噸級內河船將直達宜昌。投入運營20年后,長江航運可產生直接經濟效益547億元,與鐵路相比,將節約物流成本1000億元,與公路相比,節約3600億元。

  千里之外的長江下游,造船企業心有靈犀。

  位于浙江舟山的增州船廠,國內首艘2萬噸級江海聯運直達船——舟山江海直達1號緩緩駛離船塢進入東海,實現首次接水。

  “今年3月,該船將投入到寧波舟山港至馬鞍山航線的運營。和同類型的散貨船相比,該船能實現通江達海,從而改寫2萬噸級海船無法通過南京長江大橋的歷史。”舟山市港航管理局副局長鎖旭東說。

  2017年12月27日上午9時許,在寧波舟山港穿山港區集裝箱碼頭6號泊位,一只身披“紅裝”的集裝箱被穩穩吊裝至集裝箱班輪上,標志著寧波舟山港成為全球首個年貨物吞吐量超“10億噸”大港,年貨物吞吐量連續9年位居世界第一。

  與長江沿線20多個主要港口形成江海聯運港口聯盟,深化港口一體化改革和區域港口合作……舟山江海聯運迎來廣闊前景。

  打破一畝三分地思維定式,兩年來,合作聯動、互利共贏的協同發展機制在探索中推進、在創新中加強。

  從重慶、四川、云南、貴州4省市審議通過《長江上游地區省際協商合作機制實施細則》到武漢、長沙、合肥、南昌4個省會城市共同簽署《長江中游城市群省會城市合作行動計劃(2017—2020)》,從金融租賃服務長江經濟帶聯盟正式成立到長江流域園區合作聯盟,合作正讓長江經濟帶煥發出全新的氣質……

編輯: 吳海波

巨龍騰飛正當時——寫在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召開兩周年之際

怎樣讓長江“黃金水道”真正成為連通長江經濟帶的“水上高速公路”“黃金大動脈”,成為擺在長江沿線各省市和航運管理部門面前的一道“必答題”。位于浙江舟山的增州船廠,國內首艘2萬噸級江海聯運直達船——舟山江海直達1號緩緩駛離船塢進入東海,實現首次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