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提前10天做“攻略”、半夜守在電腦旁邊,可是你血拼回來的商品真的是“最低價”嗎?昨天,中消協發布的《2017年“雙11”網絡購物商品價格跟蹤》顯示,先漲價后降價、虛構“原價”、隨意標注價格的情況較為突出。539款非預售價格跟蹤商品中,78.1%的促銷商品并沒有便宜,也就是說,這些商品不在11月11日也能以“雙11”價格或更低價格購買到。與2016年同期相比,這個比例有所增加。
預售商品涉嫌虛構“原價”
本次價格跟蹤調查體驗活動涉及16家網絡購物平臺,共選取了668款商品,涉及服裝鞋帽、手機數碼、食品特產、化妝洗護等9大品類。商品分國內和進口兩大類,預售和非預售均有涉及。
預售商品價格相對規范,但也發現4款商品存在價格問題。
一是涉嫌以“劃線價”形式虛構“原價”。如某電商平臺上一款標稱為“恒源祥”品牌針織衫11月10日、11月12日、11月15日的劃線價格均為508元,但11月11日劃線價格調整為專柜價1280元。而且,這個專柜價僅在11月11日的商品頁面顯示,并未連續出現。
二是預售價格不如“雙11”當天價格優惠。某電商平臺的一款標稱為“蔻馳”品牌的單肩斜挎包11月7日、11月10日預售價格為1068元,活動為“訂金99元抵扣150元”,折算下來為1017元,但11月11日當天,每滿400元減50元,折算價格為968元,11月12日價格為促銷價999元。
三是預售價格頻繁變化。某電商平臺的一款標稱為“神畫”品牌投影儀,11月7日預售價為2999元,訂金50元抵扣450元,折算價格為2599元,11月10日預售價為2799元,訂金50元抵扣450元,折算價格2399元,11月11日當天活動價格為2599元。
四是訂金隨意變動。某電商平臺的一款標稱為“佐特”品牌雙人床,10月26日標示訂金(“京東價”)為100元,而11月7日標示訂金從100元變為了50元。
部分商品“雙11”價格不降反升
調查體驗發現,今年的“雙11”促銷活動中,一些平臺和商家優惠活動規則設置復雜,打折、滿減、紅包、優惠券、津貼等多種“優惠”方式疊加,附加各種限制條件與使用順序,促銷規則晦澀難懂,消費者很難推算出商品的實際銷售價格,降低了消費者的網購消費體驗。
根據價格追蹤調查體驗統計結果,539款非預售商品中,不在11月11日也能以“雙11”價格或更低價格購買的比例達到78.1%,其中一些平臺和商家的商品存在先漲價后降價、“雙11”價格不降反升等問題。
比如當當網某款標稱為“韓都衣舍”品牌女裝在11月7日之前價格為152元,而在10日價格上調至288元,并于11日又降至136元,涉嫌通過虛假折扣誘導消費。某款標稱為“良品鋪子”品牌糕點11月7日價格為29.9元,但在“雙11”期間頁面標價升至79.9元,優惠活動為滿50減50,折算價格為29.9元。
京東平臺某款標稱為“博洋家紡”品牌的床上用品,價格忽高忽低,“雙11”前最低價格為229元,之后曾經提價到379元,“雙11”價格調低為249元,仍然比此前的最低價高出20元。某款標稱為“謎尚”品牌BB霜10月29日價格為79元(標價84元,滿60減5),而在“雙11”價格又上調到109元,價格反而更貴。
貝貝平臺某款標稱為“一邦”品牌休閑食品“雙11”前團購價格為13.9元,“雙11”期間團購價格提升到16.9元。某款標稱為“美膚寶”品牌化妝品“雙11”前團購價格為188元,“雙11”期間團購價格漲至229元。某款標稱為“曼秀雷敦”品牌化妝品10月22日、10月23日、10月26日、11月1日團購價格為76.6元,11月4日后“雙11”期間團購價格上調到85.5元。
我買網平臺某款標稱為“梅花”品牌食品“雙11”前價格為99元,11月11日價格調整為129元。網易考拉某款標稱為“美旅”品牌拉桿箱10月22日價格為359元,11月11日價格漲至649元。亞馬遜平臺某款標稱為“大嘴猴”品牌針織衫“雙11”前價格為53.1元(不含運費), “雙11”期間價格漲至109元(滿99免運費),增加幅度較大。
中消協:應依法懲處價格誤導行為
中消協表示,此次價格跟蹤情況與2016年同期相比,不僅涉嫌價格違規的情況有所增加,一些平臺和商家復雜的價格計算方式和促銷規則,還降低了消費者的網購消費體驗。對此,中消協建議相關部門完善網購價格監管制度,依法懲處價格誤導行為。比如,將價格嚴重違法行為列入失信“黑名單”,并予以公示,方便消費者查閱。同時,加強平臺商品價格管理,落實誠實守信經營責任。建議電商平臺及商家要依法誠信經營,不搞促銷噱頭與價格誤導,使用簡潔的價格促銷表述方式,真正讓利于消費者;平臺方則要加強管理,建立健全集中促銷期間價格監控機制,利用技術手段預防不法商家涉嫌違法的調價行為。積極履行平臺義務,密切配合政府有關部門、行業協會和社會組織,做好價格等監督檢查工作。
另外,消費者也要培養良好價格意識,堅持精明理性消費。根據自身需要制訂采購計劃,提前關注商品價格,避免沖動消費,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北京晨報記者 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