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離我們有多近? 北斗導航已廣泛應用于珠三角地區城市交通系統
中國北斗導航研發中心日前對外宣布,將于年內再發射4顆衛星,正式進入北斗導航覆蓋全球任務的最后階段,3年內北斗導航將覆蓋全球。我國自行研制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將繼美國全球定位系統(GPS)、俄羅斯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GLONASS)之后,第三個成熟的衛星導航系統。
全國首顆支持“北斗三信號體制”的定位芯片
說起北斗衛星,您是不是以為它跟我們太遙遠了?其實,我們的生活中已經在普遍應用北斗衛星定位系統。當您等候公交車時,當您想約出租車時,當您想使用共享單車時,都有北斗衛星的貢獻。
當北斗即將覆蓋全球時,您知道北斗是怎樣改變生活的嗎?
北斗導航3年內覆蓋全球
1991年海灣戰爭中,尚處于試運行階段的GPS一鳴驚人,而早在20世紀70年代,蘇聯就開始發展格洛納斯系統,幾乎與GPS同時起步。我國也在20世紀90年代初啟動了衛星導航項目的跟蹤研究,2000年開始發射北斗導航衛星。據悉,目前已經啟動建設的“北斗3號”系統,其在精準度等方面都將超過目前運行的“北斗2號”2至3倍,處于世界領先水平。預計至2020年前,北斗將成為國際市場中具備覆蓋全球功能的新衛星導航系統,北斗導航將成為美俄之后又一個具備了全球定位導航服務的運營商。
長期從事北斗導航位置信息數據應用研發的張瑞博士,目前是深圳北斗應用技術研究院的常務副院長,他告訴記者,北斗也有“成長的煩惱”,“美國的GPS系統目前占領全球絕大部分的市場份額,地位一時還難以撼動,俄羅斯格洛納斯系統在2009年就已覆蓋全球,歐盟的伽利略系統也計劃在2018年提供初步工作服務,所以競爭非常激烈。”
HD8040芯片
珠三角為最主要的終端設備生產地
記者了解到,2016年我國北斗產業鏈總產值突破了兩千億元大關,預計2020年會達到4000億元的產值,以廣州和深圳為代表的珠三角地區,是最主要的導航接受終端設備生產地,具有較完整產業鏈。
目前,深圳所有的公交車和出租車都安裝了北斗和GPS雙模芯片,深圳北斗應用技術研究院和交通部門合作,對這些定位數據進行分析利用。這些芯片在城市交通管理系統里,就像是大腦的神經元,為城市交通提供足夠的位置數據支持。
“交通工具加裝北斗車載終端后,大數據平臺就能夠對交通數據進行實時監測,通過對大數據的分析,提煉出更加準確、高效的應用方案。”張瑞博士指著身后北斗研究院的后臺監測顯示器說。通過這些數據,市民就能夠從相關應用軟件上獲知公交車的實時運行情況。“我們的目標是,今后當您需要車時,就有車到身邊接您。”
我們用的是北斗還是GPS?
對于我們一般人而言,現在手機里用的是北斗還是GPS?張瑞博士告訴記者,目前國內生產的手機,都是裝著兼容北斗和GPS的雙模芯片。
在設計之初,北斗系統的兼容性就被著重考慮,它能夠與GPS和格洛納斯等其他導航系統兼容操作。“同一時間內,一臺終端可接收更多導航衛星的信息,便于用戶選擇一個或多個系統來輔助提高導航精度。”張瑞博士向記者解釋道。
到2020年,北斗系統將完成35顆衛星全球組網,這比美國GPS系統還要多出11顆。就單機導航精度而言,北斗系統與GPS性能相當,都能達到10米級。
在定位方式上,GPS采用的是無源定位,即用戶不需發射信號,就可以免費接收衛星的信號,實現對自己的精準定位。而北斗系統同時提供有源定位和無源定位兩種服務。
同時,北斗系統具有雙向報文通信功能,利用系統終端,用戶可以一次傳送120個漢字的短報文信息。張瑞博士舉例說:“當人們在海洋、沙漠這些不具備網絡通信條件的地方,通過終端設備,可以實現準確定位并向外界發布文字信息。”
目前在中國東海、南海的漁民們均已安裝北斗接收裝置,一旦遭遇危險,漁民可第一時間與救援中心聯系。張瑞博士稱,“這項功能是GPS和格洛納斯系統所不具備的。”
可實現厘米級/毫米級定位精度
在近期舉行的第六屆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年會暨首屆衛星應用國際博覽會(以下簡稱“第六屆中國衛星導航年會”)上,深圳華大北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大北斗”)發布了全球首顆支持新一代北斗三號信號體制的高精度導航定位芯片,這是一款我國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芯片。
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華大北斗的這顆北斗三號信號體制的高精度導航定位芯片型號為HD8040,是一款基帶和射頻一體化SoC芯片,從研發伊始便瞄準行業最高水平。
作為一款高精度導航定位芯片,HD8040在標準單點定位的情況下便可實現亞米級的定位精度;在地基增強或星基增強輔助情況下更可實現厘米級/毫米級的定位精度。而如今我們用的設備,一般定位精度只有10米級。
“未來,這塊高性能的芯片可被廣泛應用于車輛管理、汽車導航、可穿戴設備、航海導航、GIS數據采集、精準農業、智慧物流、無人駕駛、工程勘察等領域。”深圳華大北斗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孫中亮說。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王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