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名學生8名教師 祖國最南端的學校這樣上課
從海口乘機,大約一小時十分鐘后,便到了三沙市西沙永興島。
祖國最南端的學校,就在這里。
三沙市永興學校于2015年年底正式投入使用。建筑面積4650平方米。學校不大,但意義深遠——它結束了三沙沒有學校的歷史。
如今,學校共有32名在校學生。校長李贊宗說得出每個年級的學生人數——幼兒園24人,一年級5人,二年級2人,五年級1人。
孩子是駐島軍、警、民的子女,而老師,則全部是志愿者。這些老師和孩子的相處是真正的“一期一會”:每個學期會有新的志愿者老師到來,替掉上一批;而孩子,也隨著父母工作的變動來來去去。
人少,流動性強,但所有該開的課,一門不少。不止如此,學校還有“外掛”——遠程同步課堂。
“跟海口的小朋友打個招呼!”6月29日上午,又是一堂遠程小學音樂課。屏幕那頭,海口市濱海九小的音樂老師讓三沙的孩子和海口的孩子互動。他們已經有了一套專屬的打招呼方式,唱歌加上舞蹈動作,這是課前的特別熱身。
“我們努力讓三沙的孩子,享受和海口學生一樣的教學質量。”已經在永興學校呆了一年多的校長李贊宗說。比如,學校幼兒部就是按照省級示范幼兒園建設,城里孩子怎么上課,他們也一樣。
不過,受制于師資,孩子們確實需要混齡上課,老師實行復式教學。比如,先教二年級語文,讓學生自習十分鐘,再趁這個時間,教教五年級的孩子。
瓊臺師范學院附屬幼兒園的幼教黃小芳是學校幼兒部的三名老師之一。“這邊比較特殊,我心里也很憧憬,想看看祖國最南端的這所年輕學校是什么樣子。”她在今年二月志愿申請來到三沙,最大的感受,是孩子都很純真善良。三沙的文娛生活比較單調,沒什么展覽講座,老師們為了讓孩子開眼界,給他們辦活動,做演出,努力讓島上的孩子感受世界之大。
“我能給孩子們留下的,就是平常用心教學,教會孩子們禮儀,養成他們良好的生活習慣。”黃小芳說。支教時間只有一個學期,她努力想給學生帶來改變。
王彤是永興學校小學二年級的語文老師,還兼教整個小學的美術課程。他告訴科技日報記者,語文課每周也有國學誦讀和語文繪本的同步課堂。
“沒來之前,以為條件會很艱苦。來了后發現,學校基礎設施和硬件設備齊全,一些多媒體設備比海口的學校還高級。”王彤說。
永興學校還有一些獨一無二的課程,比如“三沙海底生物圖譜”。這是學校自主開發的校本課程,就是想讓孩子們了解三沙,熱愛三沙。學校在島上,島就在南海的懷抱中,在這里讀書的孩子與海有著天然聯系,這是學校得天獨厚的優勢。李贊宗說,永興學校也被國家海洋局授予了“全國海洋意識教育基地”稱號。
除了給孩子上課,學校還肩負成人教育的職責。建校一年多來,它根據島上軍民的實際需求,組織開展了62期職業教育培訓班,涉及內容包括球類、攝影、禮儀、海水養殖和深海捕撈等。“給漁民他們需要的技能,也讓學校成為豐富駐島軍警民業余文化生活的一個平臺。”李贊宗說。
學校學生會越來越多,李贊宗希望,將來能招一個有正式編制的老師,常年在此。本報記者 張蓋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