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面對傷員,托著他的大臂,讓小臂斜向上貼在胸前起到固定手腕的作用……”在天津藍天救援隊防災教育體驗教室,救援行動隊長潘森正在進行市民防災救險基礎培訓實操,這節課,他要教7個人學會用三角巾包扎的各種方法。
不出意外,每周五晚上,潘森都會在這里進行免費講解,一個循環16節課,每節課兩小時。這樣的“課外作業”,潘森和隊友們已經做了5年。其間,哪怕培訓地點再簡陋、即便只有一名學員,課程也照上不誤。
2009年6月,作為天津市第一支純民間志愿救援隊,天津藍天救援隊正式成立。隊伍由戶外運動愛好者、專業搜救人員、醫護人員等熱心公益事業的社會各界人士共同組建而成。
為市民進行防災救援基礎培訓只是藍天救援隊的工作之一。2015年1月,救援隊被正式納入天津市應急救援力量體系,“生命屋子——我是小小救護員”項目,作為天津市和平區“生命屋子”的子項目,在和平區社會組織孵化中心建立了防災教育體驗教室。體驗室配有各種救援裝備、不同年齡段的人體模型,受訓者在接受理論培訓的同時,還可以通過教室內的各種救援裝備更加直觀地進行學習。
2016年,該項目參加團中央“伙伴計劃”項目評審,入選30個示范項目。“生命屋子——我是小小救護員”主要依托和平區中小學校、社區七彩小屋作為活動陣地開展“金蘋果”課程,由藍天救援隊負責實施。
起初,潘森和隊友們了解到好多學校想增加學生急救技能培訓,但苦于找不到途徑。該項目就一改設點宣傳的形式,通過“金蘋果”課程“送貨上門”,把自護自救技能帶到每個人的身邊。如今,不論是學校、社區還是企業,只要有需求,經過申請,他們都可以提供免費上門授課培訓,真正實現“救”在身邊。
那一次在小學做基礎培訓的情景,潘森至今想起來都有些后怕。
“下午第一節課我正在做基礎培訓,隔壁班老師跑過來,喊著讓趕緊救孩子。”原來孩子趁著老師寫板書的時候偷偷吃果凍,緊張之下吸到氣道卡住了。想起當時的場面,潘森的神情不由得嚴肅起來,“跑過去的時候孩子雙手卡著脖子,臉色已經變得紫青,眼球突出。我當時立馬采取了海氏救援法,從肚臍上兩指,向斜上方向沖擊,卡著的東西一下子吐了出來。”
潘森說,事后自己也嚇出了一身汗,“如果當時沒有專業的救援,孩子很可能救不過來了。”
那次事件,讓他和隊友們深切意識到,要想提高救援效率,就得教會更多人急救知識,而且,絕不能排除小朋友。
但是,讓急救知識進小學甚至幼兒園課堂,會不會過早?潘森在給成人培訓的時候曾收到過一條反饋:“光我們學會了沒有用啊,萬一哪天我躺那兒,沒人救我呀!”這句話讓他深受啟發,當大人倒下了,誰能救他們呢?潘森回去就把自己孩子教會了。他解釋:“從小培養孩子的安全意識,讓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不間斷得到這方面的知識,便能潛移默化地具備自救防護的知識和技能。”
“金蘋果”課程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設置了特色化的培訓內容。
如果是在幼兒園,講師會給他們放《急救超人》之類的急救動漫。孩子們坐地上看著,老師們在一邊引導:“地震了要怎么辦呀?家里著火了又該怎么辦?”潘森說,對于幼兒園階段的小朋友,比起告訴他們如何救人,通過類似的情景預設向孩子們傳遞相應的逃生技能、讓他們學會自救更重要。
“突發事件中,小學生如果掌握了基本急救動作的數據,完全可以引導大人進行急救。比如深度5至6厘米,一分鐘100至120次,摁壓要注意通氣……這樣可以為傷患爭取更多生的希望。”在救援隊員們看來,小學生可能沒有救人的力量,但是具備這方面知識很有必要。
在初、高中學校,培訓的時候“金蘋果”講師會要求孩子們兩人一組進行實操。他們希望通過培訓,讓中學生在遇到緊急情況的時候可以做到自救互救。
救援隊還為每個培訓崗位設定了一名金蘋果講師和一名助教。想要成為“金蘋果”講師,就得通過嚴格的篩選機制:必須同時取得紅十字初級急救資格證、紅十字會師資初級證,經若干個高級師資考評合格,再從助理做起,參加10節以上課程培訓,之后才能夠獨立承擔培訓任務。作為紅十字會師資培訓的老師,潘森每年都會根據中國紅十字總會的最新標準來更新藍天救援中心的培訓課程。
目前,藍天救援隊為17位“金蘋果”講師建立了培訓檔案,記載著每次培訓的需求、進展、以及成效評價。藍天救援隊的300多名志愿者中有170多名是經過考核的藍天隊員。
包括“金蘋果”講師在內,藍天救援隊的每名成員都有著雙重身份,他們幾乎都是白天上班,利用晚上或者業余時間參加志愿活動。有人為了參加每年一次的考核培訓,放棄年假或者專門“請病假”參加,還有一些人,干久了索性放下原來的工作,全身心投入到藍天救援隊。潘森就是其中一位。對于他們來說,這份工作才是自己內心一直要堅守的事業。(實習生 杜沂蒙 張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