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現在都是躲在門外哭,不敢讓女兒看見。看見了,又要吵嘴。”昨天,家住武昌的方女士告訴武漢晚報記者,她的女兒小李可能因為工作受挫,在家躲了半年多,脾氣變得古怪,動不動發脾氣,甚至還對家人罵臟話。她擔心曾引以為傲的女兒因此一蹶不振,甚至影響以后的前程和生活,希望找一位專家開導開導她。
引以為傲的女兒如今讓母親憂心
“小李從前不是這樣的。她從上學起就很優秀,現在卻變得讓我都害怕了。”方女士說,她和丈夫老李一共生育了兩個孩子,小李還有一個弟弟,但小李的學習一直比弟弟好,從小學到高中,一直擔任課代表、團支書,人長得又漂亮,因此性格中有些心高氣傲。
方女士介紹,小李大學畢業之后,4年內連續換了7份工作,最近的幾份工作都只做了半年不到,有的甚至只做了個把月,現在索性連工作也不找了,在家宅了半年多,每天只玩手機、看電視,或者打打游戲。
“第一份工作是親戚介紹的,做了一年多,她說不感興趣,沒做了。后來換的幾個工作,她說壓力大,或者說能力不夠,反正總是有理由,都沒做下來。”方女士說,做父母的,也擔心孩子在工作中太辛苦,同意她在家修整一段時間,還經常勸解她厚積薄發,找到合適的工作之后,在工作中積累經驗,再逐漸學習、進步。可是,小李在家一待就是半年,每天除了主動做些家務,打掃一下衛生,好像根本不打算再出去工作了。關于工作的事,家里人說多了,小李就要發脾氣。
“她脾氣變得古怪,一件小事、一句無心的話都能讓她發脾氣。有一次,在飯桌上,因為聊天中的一句話,她發脾氣還用臟話罵她爸爸。”方女士說,這半年來,小李跟弟弟和父親多次爆發過沖突,甚至到了要動手的地步。
方女士說,小李現在幾乎天天躲在家里,一個人對著手機唱歌,她和老李擔心女兒憋出毛病,總是變著法兒強拉硬拽、連蒙帶哄帶她出門散心,小李卻總說“沒心情”。為此,方女士常常憂心地失眠,還多次躲在樓道里痛哭。
“我和她媽媽都是從外地來的,都是打工的。好好的姑娘變成這樣,眼看著20好幾的年齡,大好的青春浪費了不說,最怕的就是發展到最后精神出毛病,一輩子就毀了。”老李告訴記者,他已經沒辦法跟女兒溝通,希望記者能幫忙了解一下小李的情況,看看能否幫助找一位心理專家開導小李。
工作中的挫敗感讓她害怕
昨天,記者來到小李的家里,即便有陌生人在場,她還是可以旁若無人地對著手機里的唱歌軟件,沉浸在自己的歌聲里。只不過,自始至終她一直背對著人。
記者試圖與她聊天,她客氣地招呼記者喝茶,然后躲開談話現場,一會兒去廚房擇菜 ,一會兒去臥室拿東西。
方女士曾告訴記者,影響小李心情的事情可能與工作中的挫折,與家里買房子時在房產證只寫了弟弟的名字有關,也可能與小李童年時缺少父母關愛有關。
記者逐一與小李聊起這些話題,她逐漸講述了她內心的一些想法。
小李說,在她小時候,父母忙,沒時間照顧孩子,這些她能理解。“買房子只寫了弟弟的名字,我確實介意。不是說他們重男輕女,不管男生女生,父母有能力給他買一套房子,他的生活肯定要輕松一些。”小李說,這件事確實影響了她的心情,讓她覺得生活壓力大,但不是造成她宅在家的主要原因。
小李稱,自己躲在家里是因為“懶”。她說自己曾換過多份工作,后來也找過工作,但是一直沒找到合適的崗位,所以才待在家里,到后來就懶得再出去找工作了。
“外面優秀的人太多了,我發現自己差太遠。有些本事人家不會教你,你每天感覺壓力好大,有挫敗感。為錢工作沒意思,我現在想找一個適合我的、我也適合它的工作。”小李說,她說不上來到底什么樣的工作符合這一標準,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時候應該結束目前的狀態,動身去尋找機會。
小李說,她會與父母好好談談,把自己的想法告訴父母,以免他們盲目擔心;同時,也會將以前的簡歷進行整理,在合適的時候改變“坐等機會”的狀態,試著主動去找合適的工作機會。
“我和她爸爸準備湊點錢,再買一套房子,房產證上寫她的名字,讓她好受一些。”記者將小李的心里話告訴方女士之后,她表示會想辦法幫助小李增強自信,重新積極面對社會。
專家建議:
重建面對社會的信心
武漢理工大學心理研究專家何放勛表示,根據記者描述的情況初步判斷,小李是因為在工作中遭遇挫折,造成內心不自信,多次失望之后產生了躲避社會的心理。
何放勛介紹,小李自身條件從小比較好,突然在工作中發現社會并不像她預想的那樣,她不再優秀,加上實際工作中遇到的領導、同事沒有人引導她,讓她不斷產生挫敗感,加上家庭里的一些能讓她產生負面情緒的事件,比如父母的語言、態度,買房子事件,增強了小李的壓力,讓她產生巨大的無力感,內心開始躲避問題,逃避社會,沉浸在手機里,沉浸在自己唱歌的世界里。
“父母最近不要多談她找工作的事情,言語上也不要給她貼標簽,比如不要說她眼高手低之類的話。要跟她產生同理心,讓她感受到父母對她的認同和理解,幫助她重新建立面對社會的信心。”何放勛表示,如果有需要,他愿意與小李和她的父母進行交談,幫助小李放下內心的負面情緒。
記者石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