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百部“中國夢”網絡微電影征集活動頒獎典禮之前的討論會上,青年導演和業內專家、政府官員一起,共同交流微電影市場的現狀,尋找未來發展的途徑。
據媒體報道,中國微電影的年產量已達7萬部左右,涵蓋武打、情感、青春、懸疑等各類題材。目前上傳至網絡的微電影中,不少作品存在畫質差、演員表情僵硬、臺詞不流暢、電影敘事混亂、沒有清晰的邏輯線的問題。與此同時,微電影缺乏監管,不少暴力、色情內容也成為微電影的拍攝題材。
到底什么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微電影?業內人士多次提出疑問。
法中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執行秘書長、戛納國際微短片節秘書長郭洪波認為,目前微電影行業沒有行業標準,門檻太低,造成市場混亂、作品質量參差不齊。“沒有標準,會讓從業者抱著玩玩的心態去做微電影,難以做出精品。政府也無法有針對性地出臺扶持政策,難以給微電影創造良好的生長空間。沒有標準更是無法評價好壞,使得好的微電影缺乏往上走的空間。”
其實,多年以來,類似的疑問不斷被提出,有關微電影行業管理缺失、營利方式模糊、微電影投資環境不佳的討論一直進行著,“如何賺錢”也讓許多青年導演感到困惑。
“微電影想要爭取資金,可以用四個字形容——非常困難。”在研討會上,一些青年導演們感慨。
孟奇是河南鄭州的一名電影工作者,他一直懷揣導演夢,每年他都帶著同樣熱愛電影的兄弟一起到鄭州周邊拍攝微電影,“每年一部是我給自己的交代。”當他們把自己辛苦拍攝制作的電影上傳至網絡后,除了網友的零星評論,再無其他。“拍微電影需要錢,電影不賺錢的話,我們如何拍下一個片子?”
為了能繼續拍電影,孟奇想盡各種辦法賺錢來補貼自己的夢想。他平時接拍婚禮視頻、制作企業的宣傳片,“只要給錢,我什么都能拍。”
生于1993年的石濤,也是本次大賽的參賽者,他用僅有的100元自編自導自演,拍攝了自己的第一部作品,他請不起演員也買不起昂貴的設備,“但我喜歡拍電影,我想堅持下去。”
永暢國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樊巍坦言,相較電影行業,微電影得到的投資較少,只有零星想涉足電影行業、但又害怕承擔風險的投資人會試水,“而且目前投資的收益甚少。”
但是,仍有一些業內人士持樂觀態度。
在從事多年編劇工作的李虎看來,微電影是培養IP的絕佳土壤,而要培養優質IP,需要從業者深刻剖析自己內心所要表達的核心和本質,“作品的第一個要求就是要打動人,要講好故事。”他堅信“內容為王”,好的內容是有市場的前提。
在李虎眼里,2010年上線的青春懷舊微電影《老男孩》就是一部成功的影片。40多分鐘的篇幅,講述了一對年過中年的中學好友追求歌唱夢想的故事,其片尾曲《老男孩》更是唱出了許多80后懷舊的傷感。影片上線一周點擊量超過500萬,片尾曲至今仍被人傳唱,導演肖央脫穎而出,一夜之間從草根變為明星。
“這就是鮮活的例證,微電影培養出了一個優質IP,而IP產生了一個巨大的社會效益,這就是成功的微電影。”李虎說,“有志于從事微電影創作的人士,應該認真剖析自己所要表達內容的核心和本質,想好要用什么樣的手段去表達。”
這一觀點得到了郭洪波的認同,他說,微電影要想創造出賺錢的IP、獲得資本的信任,首先要把作品做好,讓大家認識到它有社會效益和掙錢的功能。
“搭建平臺很重要。”樊巍說,要想推動微電影及其投資環境更好更快地發展,優秀的平臺必不可少,“伯樂識千里馬,首先要有平臺讓他們雙方了解。” 樊巍提到,目前中國微電影市場的平臺很少,基本沒有溝通投資人和導演的橋梁,造成投資人想投資但找不到優秀作品、導演有好故事但沒有錢拍攝的窘境,“2016百部‘中國夢’網絡微電影征集活動就很好,它讓優秀的作品得到了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