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国产,国内精品亚洲,青青青草国产费观看,真实国产乱子伦视频对白

新聞中心 > 央廣網國內 > 國內滾動

貧困人口如何再減千萬? 需克服資金投入分散等問題

2015-03-18 11:30:00 來源:人民日報

  兩會聲音回放

  要把扶貧攻堅抓緊抓準抓到位,堅持精準扶貧,倒排工期,算好明細賬,決不讓一個少數民族、一個地區掉隊。要幫助貧困地區群眾提高身體素質、文化素質、就業能力,努力阻止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打開孩子們通過學習成長、青壯年通過多渠道就業改變命運的扎實通道,堅決阻止貧困現象代際傳遞。

  ——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廣西代表團審議時強調

  持續打好扶貧攻堅戰,深入推進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扶貧開發,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難度再大,今年也要再減少農村貧困人口1000萬人以上。

  ——摘自《政府工作報告》

  現在時間非常緊迫,必須采取非常規的手段來應對,要制定更加明確的目標,出臺更加有力的舉措,采取更加有效的行動,不讓貧困地區、貧困群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過程中掉隊。

  去年全國動員了80萬名干部,培訓了60萬人,對貧困村、貧困戶進行識別。識別過程中提高所有村民的知情權、參與度,讓大家認可,這是精準識別扶貧對象。另一個措施是,去年省市縣鄉四級抽調了40多萬名干部,組建了12萬個工作隊,派駐貧困村進行幫扶,應該說精準扶貧工作現在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要解決好“打醬油的錢不能買醋”這個問題。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去年已決定扶貧資金、項目審批權原則下放到縣,去年落實到位70%,今年將基本落實到位。

  ——國務院扶貧辦主任劉永富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

  一問 減貧千萬 啥是關鍵

  克服扶持政策合力不足、資金投入分散、精準發力面過寬

  記者:《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再減少農村貧困人口1000萬人以上,落實起來有哪些難度?該如何克服?

  中國國際扶貧中心副主任、研究員黃承偉:扶貧標準盡管只用人均收入來衡量,但貧困人口的脫貧是其收入增加、基礎設施改善、公共服務水平提高、社會保障體系兜底共同作用的結果。因此,今年要再減少農村貧困人口1000萬人以上,需要克服目前扶持政策供給合力不足、資金投入分散、精準發力面過寬等問題和困難。

  一是責任落實問題。貧困是由于多種因素造成的,減貧目標不可能依靠一兩個部門就能夠實現。貧困人口的減少是政府、市場、社會協同作用的結果。二是對象識別問題。建議各級政府根據建檔立卡的成果,把今年計劃要減少的1000萬農村貧困人口的任務明確到具體村、具體戶、具體人。三是分類扶持問題。貧困人口是由不同類型人群構成的。根據不同類型的脫貧實施方案,應該采取不同的幫扶措施。四是資金投入問題。一方面,專項扶貧資金、行業的資金項目、社會扶貧投入都要精準到戶、到人。另一方面,需要加大投入,確保脫貧實施方案對資金政策投入的需求。應以脫貧人口需求為導向,各方資源綜合精準發力。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這1000萬貧困人口脫貧是其發展外部環境不斷改善的結果,更是這些人口所在村內生發展動力形成與發展的結果。因此,需要實施好連片特困地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規劃,實施更多更有利于農村發展的“三農”政策,形成社會扶貧更大合力。

  河南省民權縣縣委書記姬脈常:民權縣2012年被確定為國家大別山連片特困地區扶貧開發重點縣,現有貧困人口3.4萬戶、11.25萬人。目前最需要克服的難題是,如何讓有限的扶貧資金惠及更多的貧困百姓,讓現有的扶貧項目可持續發展,使扶貧真正發揮出巨大的經濟社會效益。

  在資金使用方式上,民權縣采取“資金滾動式”發展模式:政府先給一批貧困戶發放補助資金,支持其發展;等到這批貧困戶脫貧致富以后,他們需返還原來的補助資金;然后,政府再把這部分返還資金作為扶貧資金,發放給下一批貧困戶,從而支持更多的貧困百姓來發展脫貧。

  在扶貧項目經營模式上,民權縣采取股份制經營,把財政扶貧資金作為扶貧對象的入股資金,項目實施周期盈利按入股比例分紅,從而破解貧困戶發展資金不足的問題。

  比如,城關鎮亓堂村就采取以能人大戶為主,貧困戶資金入股的形式,發展果蔬種植產業,使所扶持的100戶貧困戶得到實實在在效益,戶均增收5000元以上。

  二問 精準脫貧 怎樣落實

  告別“撒胡椒面兒”,精確化配置扶貧資源

  記者:實現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有哪些途徑?

  黃承偉: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是扶貧開發的核心方略。其內涵是要對扶貧對象實行精細化管理,對扶貧資源實行精確化配置,對扶貧對象實行精準化扶持,確保各項政策實惠落到貧困群眾身上,扶貧資源真正用于幫扶扶貧對象,扶到點上、扶到根上,實現精準脫貧。

  為此,需要:第一,根據分類扶持、分類脫貧實施方案,以縣為單元,整合各類政策、資源,因地制宜、因戶施法,確保精準發力。第二,發揮貧困地區優勢,把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相結合,大力發展有機、綠色、生態產業,實施干部駐村幫扶、職業教育培訓、扶貧小額信貸、旅游扶貧、龍頭企業帶動等精準扶貧十大工程,促進貧困群眾收入持續較快增長。對不具備發展能力的貧困戶,采取兜底措施,保障基本生活。第三,把干部駐村幫扶與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緊密結合,規范管理、加強培訓、提高能力,發揮好駐村工作隊精準扶貧管道作用,幫助貧困群眾分析致貧原因、找準脫貧門路,和扶貧對象一起實施精準扶貧、實現精準脫貧。第四,充分發揮扶貧對象的主體作用。建立和完善貧困人口充分參與精準扶貧全過程的程序與辦法,確保扶貧資源使用公開、透明、有效,使扶貧過程與貧困戶自我發展能力提高同步。第五,切實提高政府、市場、社會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執行力。

  姬脈常:近年來,民權縣告別“撒胡椒面兒”的做法,按照“一鄉一品”“一村一品”的發展思路,著力發展特色種植、養殖致富產業,實現貧困戶增收脫貧。

  比如,龍塘鎮龍東村的天邦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主要通過“產業+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可以精準幫扶當地600戶貧困戶脫貧致富。公司主要經營食用菌種植產業,在技術服務、銷售渠道上占有優勢,但急需食用菌栽培的溫棚和日常打理的農戶。

  我們就拿出扶貧資金300萬元,給600戶貧困戶每戶補貼5000元,幫助他們搭建溫棚,溫棚搭建好后,貧困戶就在此打理食用菌,其間的收益全部歸個人所有。公司免費給菌種、給技術,最后以每斤1.8元的保護價進行回收,品樣好的價格還可以再提高。公司還計劃進一步延長產業鏈,生產食用菌的加工產品,比如食用菌掛面、食用菌餅干等,會帶動更多的貧困戶脫貧致富。

  三問 真貧假貧 如何辨別

  程序、方法要公平、公開,建立全國扶貧信息管理系統

  記者:在建檔立卡的動態更新過程中,如何鑒別出真貧,不讓有限的扶貧資源被錯配?

  黃承偉:在建檔立卡貧困村、貧困戶的動態更新過程中,要確保識別的精準度,抓好以下關鍵環節:一是標準、程序、方法要公平、公開、透明;二是充分發揮駐村工作隊的引導、指導作用;三是要充分發動群眾、充分相信群眾、尊重群眾,堅持村民申請、村評議公示、鄉審核再公示、縣審核最后公告的“兩公示一公告”貧困戶識別程序;四是要建立、完善責任追究機制,開展第三方評估,把貧困識別精準率作為扶貧開發績效考核重要內容;五是要盡快建成并運行全國扶貧信息管理系統,完善貧困退出的標準和辦法。

  姬脈常:為了找準貧困戶,我們堅持做到“一訪、二看、三照、四會、五審、六批”。“一訪”是扶貧辦工作組對所有認定農戶進行實地面對面訪談,了解貧困戶基本情況;“二看”是工作組逐村逐戶查看貧困戶家庭條件,基本控制有樓房轎車的農戶不予認定;“三照”是要求各鄉村除提供公示名單照片外,還要在貧困戶申請表上附戶主及家庭住房照片,照片要顯現出戶主本人及家庭住房全景,這樣就保證了所確定的貧困戶是家庭經濟比較困難戶;“四會”是各行政村采取“四議兩公開”工作方法,在鄉鎮政府指導下,組織召開好村級黨組會、村民小組會、村民代表會,公平、公正確定貧困戶;“五審”是村委會第一次審核進行公示,上報鄉鎮政府進行第二次審核和公示,公示無異議后上報縣扶貧辦;“六批”是縣扶貧辦對各個鄉鎮上報的貧困戶逐戶進行復核,并在民權網上進行全縣名單公示,無異議后,給予審批。

  在貧困戶信息采集過程中,我們還深挖窮因、窮根。專門組織人員把好戶表填寫關,把每個貧困戶真正致貧原因找出來,實行差異化管理,力爭使全縣3.4萬貧困戶在2018年以前實現每戶發展一項增收致富產業,徹底擺脫貧困奔小康。

  記者:除了精準識別,精準扶貧還需要做什么?

  甘肅省臨洮縣縣委書記石琳:除了要精準識別之外,為了不會錯配扶貧資源,還必須落實好精準負責、精準考核。現在甘肅實施了“雙聯”,即“單位聯村、干部聯戶”,把每個干部和每戶群眾的扶貧工作緊緊地聯系在一起,形成長效的機制。這是精準扶貧的非常好的載體,也是經過實踐證明的有效形式。至于考核精準,就是說每年哪一部分村要實現脫貧,要有計劃。而且這個年度的計劃,要具體落在每一個干部的頭上。農民不脫貧,干部責任不脫鉤。

  作為國家貧困縣,臨洮最大的政治還是扶貧攻堅,解決老百姓的民生問題,解決老百姓脫貧的問題。這既是政治任務,也是經濟任務,也是中心工作。要完成這項工作,精準識別、精準負責、精準考核,都是必不可少的。記者 顧仲陽 朱佩嫻 柴秋實

編輯:高楊

關鍵詞:貧困人口;資金;項目;政府工作報告

說兩句

相關閱讀

云南預計仍有561萬貧困人口 人數居全國第二位

2015-02-12 19:56:00

安徽今年確保減少貧困人口75萬人以上

2015-01-27 16:30:05

安徽今年計劃減少75萬貧困人口

2015-01-25 16:24:00

參與討論

我想說

猜你喜歡

視覺焦點

推薦視頻

央廣網官方微信

手機央廣網

點擊排行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807188 新聞熱線: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 0102002 京ICP備05065762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00554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介紹 | 央廣網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