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各個城市正在創建文明城市,城市在商販經營、城市環境、交通秩序等方面一時間投入大量人力無力來進行提升品質。在創城的考核評估的時間里,商販暫時停止臨街路邊的經營,街道上的亂擺亂放也被集中清理,公職人員以及志愿者在路口協助指揮交通,城市景象煥然一新。
如此的舉動也引來一些市民的質疑,尤其是停止經營的商販,他們認為,這就是走走形式,等“這陣風”(創城)過去,還會恢復到原來的模樣,回到原來的狀態節奏中去。
總而言之,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群眾的內心是鄙視“陣風”式創城的。他們看似在“配合”城管工作,實際上,已經傷害了他們對城市文明本應該有的認知和情感,也破壞了他們心目中對正義執法和常態執法的期待。長此以往,城市的法治之氣日漸式微,文明之風也難以形成。
筆者認為,“陣風”式創城要不得,應該及時糾偏。要組織宣傳,向群眾宣講文明的言行舉止,讓平時形成的經驗做法固定下來,不斷復制到社區中。要以不間斷地嚴格執法來支撐文明城市的骨架,清除城市里的違章違建,給群眾以正確規范合法的行為引領。要著眼長遠,打造可持續有創新性的城市文明生態體系,不斷充盈發展,全民自覺融入文明隊伍中。如此注重日常、注重長遠、注重細節的城市文明之舉,才能讓文明蔚然成風,才能讓文明的種子深植在每一位市民心中,并具備帶動感化的磁場,使得文明成為習慣,文明城市追求。(央廣評論員 王朝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