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廣東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省委農辦在廣州發布首批“南粵新鄉賢”,十人榮獲“南粵新鄉賢”美譽并受到表彰。由省級官方機構發布和表彰“新鄉賢”,在廣東是第一次,在全國各省市也是第一次,這幾天,廣東的做法在網絡上獲得廣泛點贊。
自古以來,鄉賢是一個道德層面的榮譽稱號,漢代的“孝廉”,應該是最早由官方推舉的鄉賢吧。歷史上的鄉賢們正直守禮,樂于助人,在其生活的圈子里德高望重——因為“德高”,所以“望重”,他們是歷朝歷代穩定鄉村的重要基石。
此次廣東表彰的“南粵新鄉賢”,特色在于一個“新”字,他們給鄉賢的美譽賦予了新的內涵。他們不但“有德”,而且“有為”----不但遵紀守法和睦鄰里急公好義正直無私,為鄉村的和諧穩定作出了巨大貢獻,而且積極進取奮發有為,在扶貧攻堅和“美麗鄉村”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這十位”南粵新鄉賢”中,有成功企業家,有在職公務員,有退休干部,還有農村基層干部。他們有的崇文重教,捐資興學,為農村教育事業嘔心瀝血;有的興辦實業,為老區發展四處奔波,帶領村民科學致富;有的情系家鄉,無償投資修建道路、房屋,支持新農村建設;有的樂善好施,長期贍養孤寡病殘,為社會奉獻愛心……“南粵新鄉賢”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生動詮釋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深刻內涵。
對這些服務鄉村的“有德有為”之士冠以“新鄉賢”的美譽,是廣東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一個新嘗試,既接地氣,又有高度;既符合鄉村傳統,又有時代特色。記得在有一年的全國兩會上,有農民代表提出,農村的勞模,一直是由工人(總工會)來評選,能否評選出更具鄉土氣息、造福鄉梓受人尊敬的鄉村模范?這回,廣東的新嘗試彌補了這位農民代表的遺憾。
黨的十九大提出了“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钡泥l村振興的總要求,2月4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中央一號文件,全面部署鄉村振興戰略,從這個意義上說,“南粵新鄉賢”正是“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笨傄蟮嫩`行者和引領者,是美麗鄉村中、尋常百姓間的“道德新標高”。
新鄉賢是社會的寶貴財富,社會應該珍視他們,把他們樹為典型,予以表彰,有利于更好地發揮他們在“美麗鄉村”建設中的引領作用,產生“見賢思齊”的示范效果。這次,廣東發布和表彰“南粵新鄉賢”,正是珍視新鄉賢的具體體現,他們的做法,值得借鑒,應該點贊。(央廣評論員 彭小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