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島李滄,有一個人才高地,名為青島國際院士港,這里匯集了包括袁隆平在內的30多名國內外頂尖的科學家,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處初具規模的院士聚集區。
中國有句古話:欲發其上,得乎其中,欲發其中,得乎其下。青島市李滄區區委書記王希靜正是領悟到了“上”的要義,在2016年,審世度時開創性地提出成立國際院士港。在他心底始終有個聲音:要實現高點趕超,高點跨越,必須靠院士。
這是一個尊重人才的時代。從今年全國兩會之后,各地引進人才工作緊鑼密鼓,而且制定了詳細的目標。重慶引進海內外人才每年要達到1000名以上的目標,青島國際院士港正在聚焦國際院士級別人才,發力引入當地協作參與到創新發展中。人才引進已經從一項“日常工作”步入到“白熱競爭”。
為什么出現這個競爭,是創新發展的勢在必行,是增加就業的源動力,也是經濟新動能。一個好漢三個幫,這一個好漢就是高端人才,如果政府能夠搭建好平臺,像青島國際院士港,人才有了干事創業的平臺,有了更加有創造力和激情的內心呼喊,就能促成實現“三個幫”的就業增加。
互聯網時代的經濟格局不再是幾何式的增長,而是裂變式的增長。而這個增長需要頭腦風暴,需要理念的碰撞聚合。而政府要做的就是順勢而為,靜觀其變。青島國際院士港抓住了“一帶一路”倡議的國際性,也看好了“港”的進出運作的帶動性。兩者的結合就會生成巨大的動能,這個動能稱之為經濟新動能就是在于本身就是一種創新,本身蘊含著發展的潛力,本身推動著資源配置的國際化,進而助力中國夢。(央廣評論員王朝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