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越大越無處鍛煉身體?
2014-01-17 15:22 來源:中國廣播網 說兩句 分享到:
據新京報報道,北京南站負一層成了附近居民的“健身場”,打羽毛球、踢毽子、跳舞,每天傍晚6點左右開始,老老少少就陸續前來鍛煉身體。
選擇在火車站鍛煉身體,既不用受風吹日曬之苦,還有空調燈光的便利,這樣的鍛煉場面有時還會被當做一景,被旅客用手機拍照下來。也有不少人反對在火車站里占地鍛煉身體,影響旅客進出。而這次火車站的做法表現得人性化許多:僅在車站客流高峰期禁止鍛煉身體,其他時間可以使用火車站場地。
對于在火車站鍛煉的大叔大媽是否影響旅客的爭論,似乎又回到了前段時間廣場舞大媽擾民的討論中。像北京這樣的超級城市為何卻讓市民找不到一塊可以享受鍛煉的地方呢?這也折射出大城市發展過程中適合居民公共娛樂、鍛煉的場所配套嚴重落后于市民的實際需求。我們常常看到每到傍晚,大商場廣場前就有三五成群的居民跳起健美操、交際舞;高聳的立交橋下也有人打太極健身;小區的停車場的大媽跳起“廣場舞”。鍛煉的場所空氣質量差不說,也有很多不安全的隱患。
隨著城市化的高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聚集到城市,而他們所需求的不僅僅是務工的機會,還有享受城市服務的權利。道路修得越來越寬了,路邊的綠道越來越少了;立交橋越修越高了,路邊的花園越來越少了;樓房越蓋越高了,小區的綠化越來越少了;體育館越修越多了,離家也越來越遠了。以前可以鍛煉身體的空地,不是修成了停車場就是蓋起了商場鋪面,人們也知道另辟蹊徑、開發新場所了。
火車站非高峰期允許鍛煉身體,這樣的做法既能將空間利用起來,也可以滿足周邊居民鍛煉的需求,到火車站鍛煉的居民也能夠理解配合火車站這樣的做法。而像其他場合的廣場舞、健身操,是否也可以從中借鑒,通過協商,定時有序的將樓群小區、停車場所提供給周邊的居民,暫解無處健身之渴。(賈立梁)
編輯:夏可欣
相關新聞
頭條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