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廣州12月6日消息(記者鄭澍)12月5至6日,由中國農業大學、中國水產學會主辦,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廣州市南沙區人民政府、國家數字漁業創新中心承辦的第二屆中國(南沙自貿區)智慧漁業峰會在廣州舉行。
  本屆大會以“引領數字漁業,融入現代灣區”為主題,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多平臺直播方式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包振民等嘉賓搭建數字漁業“首腦”交流、碰撞思想、協作融合的高賦能平臺,推動數字漁業發展。
  中國農業大學副校長田見暉表示,當今大學的教學管理和科研開發必須和產業結合,并在市場上進行應用。大學專家必須走出校門,到產業中,到市場中,與各界朋友一起,通過交流融通,形成思想火花,從而把大學科研院所的研發力量結合到產業需求中。
  近年來,廣東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把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牛鼻子”,為推動鄉村全面振興提供堅強支撐,積極推進智慧農業建設。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高慶營表示,此次峰會是深化智慧農業產學研合作的重要平臺,也是率先探索現代漁業發展方式,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落實數字中國部署的具體舉措。發展漁業現代化是廣東省實現農民增收、農業發展、農村繁榮的重要途徑。加快建設智慧漁業,既適應高效發展的內在要求,更順應當前全球產業發展潮流,是引領世界漁業發展的有力措施。
  南沙漁業資源豐富,2019年南沙農業總產值達94億元,位居廣州第二,其中,水產養殖面積10.3萬畝、產值近40億元,約占廣州市水產產值的三成,水產養殖面積和產值均位居廣州全市第一。今年前三季度,南沙區農業總產值63.3億元,同比增長5.6%。
  南沙區委副書記徐永表示,近年來,南沙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堅持“農業發展”與“科技創新”雙輪驅動,全面推動農業現代化發展,著力打造南沙·明珠現代都市實驗園、漁業產業園和種業小鎮(中化現代農業科學城)“兩園一城”,一批重量級項目紛紛落地,匯聚了智慧漁業發展充沛動能,推動農業發展取得新成效。下一步,南沙將以建設智慧漁業(南沙)產業研究院為重要抓手,重點培育兩個戰略性漁業“芯”產業,打造水產種業“南繁基地”,引領數字漁業發展,努力在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中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農業現代化關鍵在科技進步。中國農業大學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李道亮在大會上做了題為《協同創新平臺推進數字漁業發展》的主題演講。他指出,此次大會體現了三個特色,協同創新、綠色發展、數字化與智能化。他認為發展漁業需要打造協同創新的生態圈,打造創新模式。“數字漁業不是完全沒有人,還需要遠程控制人員。但是,它的生產場景從傳統養殖作業場景轉到手機云端控制。這就對傳統產業進行了改造,催生了新業態。”李道亮說。
  廣州南沙現代農業產業集團公司董事長鐘惠彪說:“農業在自貿區方面應該如何體現,我認為應該集中在智慧化發展。以南沙為例,它未來的耕地會越來越少,怎么辦?只能保證品質,走高質量發展道路。我們要充分運用信息科技的力量,提升農業生產效率。”
  據了解,南沙區與中國農業大學國家數字漁業創新中心共建數字漁場試驗區。該項目占地500畝,關鍵技術包括傳感器、人工智能、機器人、無人機、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系統集成,將實現養殖全程自動化。
  本次峰會舉行了南沙漁業產業園高新養殖技術示范園、南沙·明珠現代都市農業實驗園數字漁場開園儀式。這是全國首個數字漁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