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百年品質工程”建設推進現場會在廣東召開(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

  央廣網廣州10月13日消息(記者郭翔宇 通訊員粵交綜 粵交集宣 岳路建)昨天,由交通運輸部主辦的“平安百年品質工程”建設推進現場會在廣東召開,與會代表受邀觀摩公路水運工程建設安全海上綜合應急演練。來自廣東、北京、江蘇等7個省(市)交通部門和長航局、中交集團、深中通道等單位就“平安百年品質工程”建設的思路、經驗和成效進行了交流,這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全面推進平安百年品質工程建設,打造一流設施,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保質保量 全力打造“平安百年品質工程”

海上綜合應急演練(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

  “十三五”以來,交通運輸行業堅持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在體制機制、法規標準、技術手段等方面多點發力,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取得長足進步。

  據統計,“十三五”以來,廣東持續推動公路水運工程建設高位發展,年均完成投資超1500億元,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連續六年排名全國第一。2020年1-9月,廣東交通完成投資1455.6億元,為年計劃的78.7%,同比增長11.6%。興汕高速一期、玉湛高速、湛徐高速徐聞港支線已建成通車,黃茅海通道等有序開工,湛江徐聞港區南山客貨滾裝碼頭開港運營。

  在取得高效率建設成果的同時,廣東交通人努力踐行高質量發展理念,以高速公路“雙標管理”為抓手、以“五賽五比”活動為載體,全面推行現代工程管理,著力打造品質工程。近三年,廣東相繼建成港珠澳大橋、南沙大橋等一批具有“品質工程”特質的世紀工程,多個重大交通運輸工程獲國家級榮譽,依托超級工程研發的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成功應用,填補了國內空白,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為交通強國建設貢獻了廣東智慧。

  智能建造 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再添戰略通道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工程,深中通道集橋、島、隧、水下互通于一體,全長24公里,雙向八車道,是當今世界難度最大的交通基礎工程之一。項目計劃2024年建成通車。

  深中通道高度重視創新和研發,在全項目推行“智能建造”。島隧工程方面,實施產學研結合,首次在國內重工業領域推行鋼殼智能制造“四線一系統”,提升焊接質量;自主研發鋼殼沉管混凝土智能澆筑裝備及控制系統,破解自密實混凝土澆筑難題;研制世界首艘沉管隧道基礎自升平臺式快速碎石整平船專用裝備,解決基槽大回淤難題;研發世界首艘沉管運輸安裝一體船,解決沉管長距離浮運和橫拖難題等。在智能裝備助力下,深中通道已完成4個海底隧道沉管管節的安放,創造了一個月沉放一個管節的“深中速度”,安裝精度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橋梁工程方面,深中通道精心打造鋼箱梁智能制造生產線,采用全熔透焊接技術,創新用一體化設備完成U肋與鋼板的組裝與焊接工藝,有效解決正交異性鋼橋面板疲勞損傷通病問題;研制多功能一體化智能筑塔專用設備,實現橋塔工廠化建造;建設智慧梁場,實現預制場工裝設備全面智能化、工序卡控智能化、施工管理精細化等。目前,深中通道主跨1666米的海中超大跨徑懸索橋伶仃洋大橋等橋梁工程建設穩步推進中。

  安全管控 進一步提升重大項目抗風險水平

海上綜合應急演練(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

  “輪機長,一號、二號主側推PLC控制系統發生報警、船舶偏離計劃航線!”12日下午,深中通道預設正在執行沉管運輸任務的船舶突發故障,存在船舶失控和擱淺重大風險。現場指揮立即啟動應急響應,四艘護航拖輪到位頂靠、帶纜作業。

  這場海上綜合應急演練全程歷時50分鐘,共設置船舶失控、船舶擱淺、船舶火災、人員落水應急處置等4個科目,采用政企聯動、部省聯合、海陸空協同方式,全方位展示了海上工程建設安全管理特色。

  據悉,深中通道島隧工程為控制性關鍵工程,項目建設須克服孤島作業、高溫高濕、臺風頻發等惡劣環境因素,作業風險大、建設難度高。

  為使此次海上綜合演練的效果落到實處,實現精準定位、快速施救,項目組織投入了多艘“國之重器”,包括世界首艘沉管運輸安裝一體船、沉管隧道‘開路先鋒’國內首艘具備定深平挖功能的抓斗式挖泥船、國內首艘雙動力危化品應急指揮船等,還使用了運用北斗系統、配有定位終端的新型救生衣等救援設備。

  通過開展應急演練,項目將持續提升安全生產及應急救急能力,對合力推進“平安百年品質工程”建設,健全交通行業應急管理體系和提升應急能力意義重大。

  目前,深中通道建設穩步推進。橋梁工程關鍵控制性工程伶仃洋大橋正在進行橋塔、錨碇施工,西人工島完成了暗埋段隧道施工,正在進行島上敞開段隧道施工以及島壁拋填作業,沉管隧道管節預制工作有序推進,正在準備第五個管節沉放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