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青島9月1日消息(記者王偉 通訊員陳星華)9月1日零時許,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內企業完成山東首批跨境電商企業對企業出口業務,在青島海關所屬黃島海關監管下,青島聯合恒通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一批出口膠帶、封箱器,以及菲爾斯特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的出口高爾夫球桿、T恤、紙箱等貨物,在青島前灣保稅港區招商局跨境電商監管中心通關放行。

  完成山東首批跨境電商B2B出口業務的還有青島海關轄區多個隸屬海關。當日凌晨,在山東臨沂,6家臨沂本土企業滿載文具、五金、服飾等出口商品的集裝箱,在臨沂跨境電商監管中心完成通關,將分別發往德國、匈牙利的海外倉以及泰國、阿聯酋等地。

  在山東菏澤,由山東陸港跨境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申報出口的123件沙發在海關監管下快速通關;在山東煙臺,一批價值13.8萬元的服裝、小家電等,在海關監管下通關放行,發往日本、韓國。

  跨境電商企業對企業出口,是指境內企業通過跨境物流將貨物運送至境外企業或海外倉,并通過跨境電商平臺完成交易的貿易形式,分為跨境電商企業對企業直接出口和出口海外倉兩種模式。

  為進一步做好“六穩”“六保”工作,海關總署決定進一步擴大跨境電子商務企業對企業出口監管試點范圍。自9月1日起,增加青島等12個直屬海關開展試點。山東跨境電商通關從個人海淘、商業零售,邁入規模化“賣全球”時代。

  開展跨境電商企業對企業出口監管試點的最大優勢在于幫助企業進一步降低通關成本、提高通關效率。據介紹,跨境電商企業對企業出口模式具有明顯的政策優勢,原本申報時需要10位稅號的出口貨物,跨境電商綜試區企業申報時可以簡化為6位,海關可以對其進行優先安排查驗,出口海外倉的貨物還可以在1年內免稅退貨回來,此外還可以疊加通關一體化等其他的通關模式,進一步放大改革效應。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9月1日12時,青島海關轄區已有10個隸屬海關現場開展跨境電商企業對企業出口業務,已有40家企業參與試點,共申報放行清單110票,貨值445萬元,涵蓋家具、體育用品、服裝、鞋包、假發、小家電、日用品、機械設備及包裝材料工業用品等多個山東傳統出口產業的17個品類商品,目的國包括日韓、歐美、東南亞等9個出口國家和地區。

  “我們將用好這項政策,努力做大海外倉。”菲爾斯特國際貿易公司總經理張智謀表示,公司第一批跨境電商企業對企業出口貨物是總貨值低于5000元的紙箱,直接以清單方式申報,相比較之前,不但降低了通關成本,更提高了通關效率。

  “新模式簡化了申報流程,提高了通關效率,創新退貨模式,企業運營成本降低了,在境外市場更有競爭力,有助于我們商品出口。”山東陸港跨境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經理謝暢說。

  “企業對企業模式,是跨境電商新業態中的新模式,契合當前形勢下外貿企業運營實際。”青島海關行郵監管處處長王濱表示,這一模式的推行,將為服裝、家具、草柳編、假發、勞保用品等傳統優勢產業提供新的便捷化通關通道,助推企業利用“互聯網+”擴大出口,為穩外貿提供新平臺、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