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豆山隧道出口提前貫通(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

  央廣網臨滄4月21日消息(記者李健飛 通訊員黃再云)正在建設中的云南大理至臨滄鐵路全線重點控制性工程紅豆山隧道,是我國目前鐵路建設當中遇到的唯一一條匯集了8種有害氣體和高地溫的隧道。4月21日,中鐵十局承建的大臨鐵路紅豆山隧道2號斜井正洞大里程至出口提前5天順利貫通,標志著紅豆山隧道施工進入最后沖刺階段。

  受疫情影響,今年復工難度很大,大臨鐵路項目部積極與地方醫療機構協同配合,防疫復工兩手抓,由專業醫務人員和值班職工組成3支疫情防控醫療小分隊,分赴各工點,進行疫情防控。同時,成立黨員突擊隊,承擔10多個施工駐地、20多個食堂的清潔消殺工作,每天早晚定時給參與作業的1000多名施工人員的量測體溫,安排錯峰就餐、分散就餐,確保施工生產安全有序進行。

紅豆山隧道出口提前貫通(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

  紅豆山隧道全長10.6公里,正洞總體完成8.8公里。此次貫通的隧道2號斜井正洞大里程至出口施工任務為3113米,受瀾滄江斷裂帶、南汀河斷裂帶影響劇烈,地質構造復雜,花崗巖蝕變嚴重,圍巖強度低,遇水泥化。穿越斷層4個,總長度達465米,穿越淺埋段48米,最小埋深僅有14米!皟H正洞大里程所施工的990米圍巖劣變率就高達100%,出口圍巖劣變率高達63.5%,圍巖變化快,預判難度大,是這段區間施工面臨的最大困難!敝需F十局西北公司二工區經理黃惠軒說。

紅豆山隧道出口提前貫通(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

  自2016年5月開工建設以來,面對隧道復雜的地質條件,全體參建職工堅持“科學、快速、均衡”的施工理念,以“資源配置、工法優化、工序管理”為核心,堅持“巖變我變”的推進思路,強支護、控變形,緊盯超前地質預報、監控量測及預警信息管理,歷經1439個日夜的艱苦奮戰,確保了紅豆山隧道出口的順利貫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