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中山4月17日消息(記者何偉奇)《中山市生活垃圾分類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日前正式印發實施,該方案進一步明確了中山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標準和責任分工,并提出加快建設分類體系等目標。其中,到2020年,中山將實現全市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

  《實施方案》進一步明確了中山生活垃圾分類標準,生活垃圾將按“可回收物、廚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分類。今年8月前,中山將指定公布生活垃圾分類具體辦法和生活垃圾具體分類目錄指引,對分類標準進行細化,引導市民做好分類工作。為確保分類工作得到有效落實,《實施方案》提出實施分類管理責任人制度,明確管理責任人及其管理職責。從今年起,中山將試點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城鄉一體化制度,到2025年,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城鄉一體化系統。

  為確保有效分類投放,要建設簡便易行的分類投放體系,逐步推進生活垃圾定時定點分類投放,充分考慮居民生活習慣,科學確定投放點位置、投放時間和投放規范等,確保有害垃圾單獨投放,廚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分開投放,提高可回收物的投放比例。居住小區在開展垃圾分類初期,可配備生活垃圾分類引導員,負責做好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指導、糾錯等工作。

  投放點設置方面,將優化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設施布局,合理設置投放點和垃圾收集容器存放場所,逐步減少分散設置在樓道口、主干道等區域的垃圾投放點位和垃圾桶。

  分類收集后的生活垃圾必須實行分類運輸,逐步完善垃圾收運模式。其中,可回收物應交由再生資源回收企業處理。有害垃圾由環衛部門或符合條件的專業化市場企業進行收運,運往有害垃圾暫存點,再交由相應資質的危險廢物處置企業進行處理。為確保有效分類運輸,收運作業應嚴格執行分類收運規范,杜絕“先分后混”“混裝混運”,探索建立“不分類、不收運”的倒逼機制,對未實行生活垃圾分類或分類不符合要求,多次違規拒不整改的單位,收運單位可以拒絕收運。

  為保障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有效開展,《實施方案》提出做好相關資金保障工作,加大對經濟基礎薄弱鎮區、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及先進鎮區的獎補力度,并按照“污染者付費”的原則,完善垃圾處理收費制度。同時,研究制定低價值可回收物回收補貼政策,引導企業回收利用低價值可回收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