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紛紛采用包機、包車、開通高鐵專列等方式接回外地員工(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
  央廣網寧波3月13日消息(記者曹美麗 通訊員周瓊 任社) 2月20日一大早,在貴陽清鎮老家,一直在發愁怎么回寧波工廠的羅興國,接到公司老板陳錦良的電話。老板告訴他:“企業復工了,我們會安排車子接你們回來。”等待已久的羅興國頓時露出了久違的笑臉。
  因為疫情,關在家里出不來,眼看著幾年打工攢下的錢又一點一點填進去。這個春節期間,羅興國一直處于焦慮中。
  而千里之外的寧波慈溪市,慈溪市益丹電器有限公司老板陳錦良同樣夜夜難眠:可以復工了,可很多工人卻回不來。
  怎樣用就業做好扶貧托底,讓更多的貧困人員充實到寧波企業的崗位上?寧波市想方設法,讓山區的貧困人員出得來,留得下。
  在接到企業老板的電話后,羅興國坐上了返崗復工高鐵專列回到寧波。高鐵票是免費的,一路上有細心照料,下車后還收到了防疫物資。
  然而,羅興國不知道的是,在他順利復工的背后,寧波的人社部門默默做了多少工作。
  “從2月18日的第一趟‘寧波歡迎你’專列開始,每一趟專列,我們都有專門的帶隊人員和志愿者提前趕到當地,專班對接,專人服務,和當地人社部門一起幫助務工人員辦理來甬健康證、通行證,并全程做好身份核查、口罩分發、體溫檢測、甬行碼申報等隨車服務,確保大家能安全、順利回來。乘坐專列的來甬務工人員交通費用全免。”寧波市人社局副局長陳文偉告訴記者。
從貴州黔西南州普安縣來寧波務工的郭仕英正在給番茄苗搭架(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
  “終于回來了!”在寧波市鎮海區澥浦鎮金果園蔬果專業合作社的水果番茄大棚里,黔西南州普安縣盤水街道平橋村的村民郭仕英開始了一天的忙碌。和她一起坐包車回來的,除了丈夫、兒子、兒媳、孫子孫女,還有十幾個親戚朋友和村民。
  “在寧波務工一年多,家里的債已經全部還光了!在這里不光能掙到錢,還能學技術,待個十年八年我也愿意。”說話間,52歲的郭仕英雙手不停,忙著給番茄苗搭架,用塑料繩將苗莖固定在桿子上。夫妻倆在金果園干農活,每人每月能賺4000多元,再加上扶貧補貼,如今每個月賺的能抵上過去一年。同時,兩口子還學習了水果番茄、水果玉米等精品果蔬的種植培育技巧。
  記者了解到,為了幫扶更多對口扶貧地區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員“留得下”“干得歡”,2月下旬,寧波市人社局聯合市對口支援局在浙江省率先制定下發《關于加強對口地區勞務協作助力務工人員來甬返崗的通知》,鼓勵各地結合工作實際,認真抓好相關獎勵政策的落實落地,調動企業穩崗擴崗的積極性,同時不斷通過像郭仕英這樣的老員工現身說法,吸引對口地區貧困群眾前來寧波實現脫貧夢想。
  結合經濟發展和用工現狀,寧波市各地因地制宜出臺就業扶貧的優惠舉措:在慈溪,對口地區建檔立卡貧困人員除了領取用人單位正常發放的工資,在當地工作滿9個月,還可享受最高2萬元的扶貧公益崗位補貼;鎮海不但為建檔立卡的黔西南普安籍貧困群眾匹配適合他們的工作崗位,上崗期間,還可享受1600元/月的愛心崗位補貼;今年年后,海曙定下寧波市首架對口地區返工返崗定制包機,帶來155名黔西南務工人員,統一分配至9家重點企業上崗,并為上崗人員提供有針對性的技能幫扶;鄞州和延邊州聯合開通的“和龍-鄞州就業直通車”,已輸送40余名務工人員赴甬;在奉化,愛心企業菱創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為建檔立卡人員單獨開設的裝配流水線已全員到位,開始全速運轉。
  記者從人社部門獲悉,面對疫情壓力,寧波市著力將疫后復工復產與勞務協作轉移就業相結合,全力推進東西部扶貧協作。截至3月12日,該市對口幫扶地區來甬就業人員(含返崗)已達3376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員超過80%。目前,這批來甬建檔立卡人員大多從事生產制造業和普通服務業,綜合待遇普遍每月超過5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