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廣州3月5日消息(記者陳越)今日,記者從廣州市疫情防控新聞通氣會上了解到,疫情以來廣州地區文藝戰線開展主題創作成果,和目前全市志愿者積極參與疫情防控的情況,以及下一階段開展文藝精品創作和文化惠民工作計劃。

 

“小林老師”在通氣會現場創作漫畫致敬一線醫護人員。(央廣網發 通訊員胡霜月 攝)

  據了解,從1月28日至3月5日,35天共創作3860件文藝作品,日均創作110件。其中文學作品542件(含朗誦作品41件),美術作品1344件(含動漫作品158件),音樂作品1276件(含曲藝作品21件),攝影作品243件,民間文藝作品10件,書法作品428件,舞蹈作品17件,涵蓋文學、戲曲、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動漫等藝術形式。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小林”漫畫成抗疫前線“文化長廊”主角,“武漢加油”“百毒不侵 罩福萬家”......這些鼓勁、吉祥、暖心的話語,貼在了全國百余家抗疫醫院,讓人們在繃緊抗疫緊張情緒的同時,又能感受到廣州漫畫界送來的溫暖。

以高速工作人員、交警、社區工作人員、出租車司機等為代表的廣州職工。(央廣網發 通訊員胡霜月 攝)

  戰“疫”期間,除了奮不顧身的醫護人員,還有各行各業的人員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而奮斗,在羊城的每一個角落,都有高速工作人員、交警、社區工作人員、出租車司機等等這些廣州職工的背影。記者從通氣會上獲悉,蘇虎所寫的詩歌《花城之名》,反映戰“疫”一線的廣州職工,默默堅守的十二時辰,正是他們的付出維系著城市的運行,為打贏疫情阻擊戰保駕護航。

  為破解因疫情影響不能現場觀展觀演的難題,廣州市文廣旅局、廣州市文聯分別在“南國文藝”“愛游廣州”微信公眾號共推出49期“同舟共濟 文藝戰疫”專題作品展。與此同時,各類文藝院團也推出了各式各樣的云端文化服務:廣州各美術館推出線上虛擬大展、廣州粵劇院推出了“線上春班”、廣州話劇藝術中心開通“線上劇場”……這些“網上云展覽”豐富了疫情期間廣大群眾的文化生活,讓大家足不出戶就能欣賞畫作和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