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科技助陣廣東交通防疫(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
央廣網廣州3月2日消息(記者郭翔宇 通訊員粵交綜)無人機化身疫情防控“急先鋒”,人臉識別測溫儀成為疫情檢測“監督員”,AI識別是疫情阻擊“千里眼”……自疫情發生以來,廣東交通部門引入了多項新科技,助陣疫情聯防聯控,交通“戰”疫日趨智能化數字化,為確保疫情防控和交通暢順“兩手抓、兩手硬、兩不誤”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從人工防疫到無人機作戰
伴隨著“嗡嗡嗡”的轟鳴聲,數架無人機分別盤旋于京珠北高速、二廣高速和渝湛高速等重要入省通道,并把拍攝數據利用5G網絡實時接入后臺監控系統。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廣東交通運輸部門增加了5G和無人機技術應用試點,增設了京珠北高速、二廣高速和渝湛高速3條重要入省高速公路,對入粵車輛進行有效的疏導。同時,無人機能彌補了固定視頻監控無法覆蓋的監控盲區,一旦出現突發事件能有針對性地啟動相應的應急預案,減少因事故造成的人員聚集,降低疫情傳播風險。
在平興高速,無人機則成為了疫情防控“消毒員”。記者遠遠看到,裝載著消毒液的無人機在平興高速平遠服務區進行消毒作業。“相比傳統人工地面噴灑消毒,無人機的消毒面積達10萬平方米,噴灑面積更廣、效率更高。”廣東平興高速公路有限公司黨總支書記鄧斌表示。
新科技助陣廣東交通防疫(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
從手動測溫到紅外測溫、人臉識別測溫
“體溫正常!”3月2日上午,準備到體育中心上班的李小姐踏上263路公交車后,車上的人臉識別測溫儀快速掃描探測溫度,并發出語音提醒。“以往司機手持測溫槍給乘客測溫,一到上下班高峰期經常要排長龍,現在最快約1秒就完成體溫探測,不僅方便快捷,還降低了人員擁擠帶來的感染風險。”李小姐說。
人臉識別測溫儀是廣東加快交通防疫檢測速度的創新方式之一。疫情發生后,廣東還不斷加強火車站、客運站、機場、港口碼頭“兩站一場一港口”和城市公交、地鐵、出租車等司乘人員的體溫篩檢,先后在港口、機場、火車站、客運站等人流較大的交通場所推出固定式紅外快速測溫儀,代替早期人為體溫槍檢測,提高了群眾的出行效率。
“固定式紅外測溫儀已覆蓋我們公司全部長途客運站場。”省汽車客運站安全保衛部負責人林風對記者說,與手持測溫槍相比,固定式紅外測溫儀可以一次測試3至5人,且能夠連續工作10小時以上,既降低了工作人員的工作強度,又提高了檢測效率。
從手寫填報到掃碼登記
據了解,廣東交通部門先后推出了“入粵登記”“健康申報”“乘客信息登記與行程追溯”等信息化應用服務,不僅提高了疫情防控的效率,還為各行各業復工復產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其中,“入粵登記”為進廣東車輛提供了一鍵辦理信息提前預約登記的渠道,既減少現場登記時間,加快檢測速度,又減少了現場檢測登記時的接觸,降低因接觸感染進一步傳播疫情的風險。
“健康申報”是廣東交通部門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支持復工復產的一大有力舉措。在廣東省交通集團所屬南粵交通公司大豐華高速公路管理中心,施工人員賀龍飛通過“廣東交通”微信服務號進入“交通建設實名制”欄目,在“健康申報”中填寫完詳細的身體健康信息,該實名制系統與省“粵康碼”系統實現了數據信息的交互共享,健康狀況一目了然。
“我們所有的大巴、公交以及出租車,已啟動‘掃碼登記乘車’,乘客掃碼后,將可有效追溯旅客行程。”粵運交通信息中心負責人曹超表示,粵運交通實行“一車一碼制”,乘客只需通過微信掃描車上“公共出行實名登記”貼紙上的二維碼,就能夠對相關信息開展行程追溯。廣州、深圳等地市交通部門也推出了地鐵、公交等“防疫乘車登記”二維碼,進一步提高了疫情防控的精準度。
“您好,這里是廣州市交通運輸局客管處,通過視頻抽檢發現貴公司粵Axxxxx車輛駕駛員在營運途中口罩佩戴不規范,請及時提醒。”3月2日上午,負責視頻抽檢的李展、齊學東兩位同志發現了某巡游出租車內駕駛員未規范佩戴口罩,他們立即撥通了企業的值班電話。十分鐘后,公司值班人員回復信息:“已經電話聯系該車輛駕駛員,不規范行為已落實整改”。廣州為巡游車裝上了AI識別智能終端,當監測到駕駛員、乘客出現未佩戴口罩等情況時,出租車監管分析平臺將發出預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