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天津2月28日消息(記者陳慶濱)2月28日,天津港保稅區舉行《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機場片區規范和指導企業適用保稅維修再制造政策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新聞發布會。此次出臺的《若干意見》是對天津市保稅維修再制造政策的有益補充,保障企業依法依規、風險可控地開展有關保稅維修再制造業務。

  據了解,《若干意見》共有四項具體條款。對于區內企業的支持有3條,包括注冊在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所屬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內企業,可經商務主管部門批準,在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內,依法依規,開展有關保稅維修再制造業務;注冊在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的企業,可經商務主管部門批準,在取得保稅維修再制造試點企業資格后,委托在天津濱海新區轄區內、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外,實際經營且具備條件的關聯企業,依法依規,具體實施有關保稅維修再制造業務;注冊在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的企業,具備開展有關保稅維修再制造業務條件,暫不具備有關行業資質的,可經商務主管部門批準,接受境內具備相應資質企業委托或指定,并依據該委托企業出具的所屬行業主管部門明確同意其委托(或在)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企業開展有關維修業務的批復,在限定范圍內,依法依規,臨時性開展有關保稅維修再制造業務。行業主管部門的有關批復須與中國(天津)自貿試驗區企業所承接的維修業務一一對應。

  對于注冊在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所屬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外的企業,《若干意見》規定,可經商務主管部門批準,在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外、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內,依法依規,開展有關保稅維修再制造業務。

  該《若干意見》不但支持有意開展保稅維修再制造業務的中外企業在滿足環保要求的前提下,在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內開展保稅維修再制造業務,還允許企業在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外開展有關服務,并進而將該政策的適用范圍擴大到了天津濱海新區全域,更為新注冊尚未取得有關資質的企業迅速開展保稅維修再制造業務提供了政策支持。

  此外,《若干意見》還明確提出,支持和鼓勵企業組建維修再制造及配套產業聯盟,依法依規開展行業自律、信息共享、制度創新和產業鏈整合等活動。據了解,聯盟的組建工作已全面啟動。天津港保稅區保稅維修再制造的產業鏈和產業群落正在迅速形成。

  目前,天津港保稅區獲批開展保稅維修業務的企業數量已達7家。其中,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內4家,分別是注冊在天津港保稅區(海港)的利星行機械設備(中國)有限公司,注冊在天津濱海新區綜合保稅區的龐巴迪(天津)航空服務有限公司、古德里奇航空結構服務(中國)有限公司以及空中客車(天津)總裝有限公司。此外,在海關特殊監管區外開展保稅維修再制造業務的企業3家,分別為天津海特飛機工程公司、天津新港船舶重工有限責任公司和天津市中舟船舶工貿有限公司。

  天津港保稅區自貿區機場片區管理局局長何江在采訪中介紹,《若干意見》進一步規范了保稅維修再制造產業的發展,增強了保稅維修再制造業務的國際競爭力,助推企業搶占保稅維修再制造制高點,為保稅維修再制造產業相關企業在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機場片區聚集并形成規模奠定政策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