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廣州2月16日消息(記者郭翔宇 通訊員粵市監)為解決餐飲業禁堂食防疫工作要求與復產復工社會供餐需求無法滿足的問題,近日來,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積極發揮統籌協調作用,主動征求餐飲行業協會、網絡訂餐平臺、食品安全專家等各方意見,提出了五項工作措施,為復工復產提供餐飲安全保障。
嚴防疫情通過用餐配送服務傳播
據悉,廣東省市場監管局將加強平臺管理和人員管理作為網絡訂餐管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點,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網絡訂餐平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關要求的通知》和《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進一步加強網絡訂餐平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關要求的通知》,、要求網絡訂餐平臺嚴格執行落實關于禁止經營野生動物菜品的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做好線上排查和現場隨機核查工作,發現經營野生動物線索的立即通報當地市場監管部門。同時,加強對網絡訂餐配送人員的健康監測管理,做好返崗人員曾出行地區的登記,按照有關部門防控要求落實抵穗返崗人員的登記、隔離觀察等工作,并強調要為配送人員配備必要的防護、消毒物資,每日嚴格落實在崗人員的健康監測,嚴禁配送人員帶病上崗。此外,還要求強化網絡訂餐配送安全防護措施,每日對配送餐箱、車輛等工具進行嚴格清潔消毒,鼓勵推行“無接觸配送”,研究制定與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訂餐人員取餐、收餐措施,盡量避免人員接觸。
倡議行業開展預約式用餐配送服務
各地根據當地疫情防控要求,選擇性地禁止餐飲服務單位堂食,鼓勵餐飲服務單位通過非接觸性送餐。目前,全省縣區一級指揮部發文禁止堂食的比率達67.37%,通過已掌握的許可數據分析,禁止堂食涉及的餐飲服務經營者覆蓋率達到了64.15%。為解決餐飲服務單位的經營困難,省市場監管局通過餐飲相關協會向全行業發出發出《疫情防控期間開展預約式外賣用餐配送服務的倡議》,引導各地餐飲企業積極調整經營策略,積極承擔社會責任,主動取消堂食服務,全面實行餐飲“預約式”外賣服務。同時,組織專家出臺針對性指引,指導廣東省餐飲服務行業協會發布《廣東省保障企業復工復產餐飲供應外賣供餐服務單位工作指引》,解決可能大量訂餐制作能力不足的食品安全風險,上門打包可能導致的人群聚集等問題。
加快出臺集體用餐配送指引
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全省大部分地區餐飲供應要求取消堂食,鼓勵非接觸性供餐,勢必造成餐飲經營企業大量對外供餐,而人員不足和新經營模式的運轉,部分餐飲服務單位可能存在一定的風險隱患。省市場監管局協調相關專家、行業協會、送餐平臺等共同研究餐飲企業對外餐問題,制定并發布了《廣東省集體供用餐服務防控新型肺炎工作指引》,為企業在集體供餐用餐環節做好疫情的嚴防嚴控提供規范和指引。該《指引》對集體供用餐服務模式、人員管理、原材料采購驗收加工管理、物流配送管理、餐食暫存場所(柜)管理、復熱要求、用餐管理、廢棄物品處理等九方面內容進行了規定,為復工復產單位的集體用餐配送提供了可遵循的防控指引,正確引導餐飲服務企業通過網絡訂餐和非接觸式供餐方式供餐,確保集體供餐用餐安全。
協調餐飲服務行業開通便捷通道
餐飲服務單位的堂食服務大量減少后,餐飲服務單位的供餐、復工復產企業用餐將存在一定的困難。為此,省市場監管局迅速組織省餐飲協會、團餐配送行業協會研究在網絡訂餐送餐員和社會餐飲經營單位在人手不足的情況下,經營集體訂餐業務做出規范和指引,指導餐飲服務單位提前做好安全備餐,引導餐飲服務企業通過網絡送餐和非接觸性供餐方式增加供餐量,支持網絡訂餐平臺、省餐飲協會、企業合作推出大型企業優先供餐配送模塊,開發“專有板塊”作為復工復產企業集中訂餐的便捷方式,通過平臺指導復工企業組織員工分段分區式用餐,引導行業協會會員單位在配送資源上優先考慮,更好地保障復工員工基本用餐需求,防范群體聚餐可能引發的風險,保障復工復產企業員工基本用餐需求。
創新經營方式保障餐飲配送安全
廣東省市場監管局支持省內兩大訂餐平臺創新管理模式,餓了么、美團外賣紛紛推出“安心送”及“無接觸配送”,在騎手和用戶協商餐品放置指定位置、避免面對面接觸的無接觸配送基礎上,將廚師、打包員、騎手的健康情況及餐箱消毒情況等安全防護信息,以商家端和配送端的“電子卡+實體卡”形式更透明地呈現給消費者,確保無接觸的同時實現全過程食品安全信息可視化可追溯的配送模式。減少因人員流動而帶來的病毒傳染風險,切實保障用戶和騎手在收餐環節的安全。美團平臺通過為“安心送商家”投入流量和補貼,減免外賣配送費,推出線上視頻學習、專家直播授課、編制試題強化培訓效果三種模式,對餐飲商戶開展教學,加強餐飲從業人員的防患意識,保護自己、保護他人,助力疫情防控阻擊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