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天津2月13日消息(記者陳慶濱 劉陽)2月13日,記者從天津市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了解到,天津市濱海新區扎實推進社區防控,有序組織企業復工。
濱海新區防控指揮部副總指揮、副區長梁春早表示,濱海新區作為中國北方經濟重鎮、天津發展的龍頭引擎,企業數量多,其中規上企業1100多家,人員流動大,僅五大開發區職工就約82.9萬人,其中外地職工約41萬人,復工壓力大。可以說,疫情防控的新區之戰是天津疫情防控戰中重要戰場之一。濱海新區把防控力量向社區下沉,加強社區各項防控措施的落實,采取雙線作戰的模式:一是夯實基層基礎,堅決阻斷社區村莊疫情傳播蔓延。二是堅守防風險底線,科學有序組織企業復產復工。
她表示,確保既要打贏疫情防控的阻擊戰,又要打好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戰。主要從六個方面發力。
一、狠抓排查。全面排查外地來津返津人員,完善街道、社區、家庭防控工作體系,強化公安、衛生健康、社區居委會、小區物業等聯防聯動機制,加強網格化管理,開發專用軟件,供企業、村居、卡口等處詳細快捷地了解、輸入來津返津人員信息,做到實時上傳、信息共享,來有登記、行有蹤跡。
二、嚴管入口。全面實行社區村莊封閉管理。新區在社區、村莊、自然小區、公寓等地設置出入卡口1700余個,全區統一標準,實施小區入口“一看一測八問一賬”措施(看是否戴口罩,測體溫。八問:是否本小區人員,訪問誰,是否近期由湖北來津,問姓名,問居住地,問身份證號,問電話號碼,問抵津時間。一賬是做好問詢記錄臺賬管理),為本小區居民發放統一標識的通行車證,利用流程圖將所有的注意事項逐條列出。充分運用二維碼等現代科技手段,做到居民小區入口排查登記快、準、實。
三、精準隔離。確診病例的密接者全部集中隔離觀察。對全區居民逐門逐戶登記,建立外地來津返津人員動態監控機制,率先推行疫區來津人員垃圾單獨分類處理。率先制定社區防控16條導則,將管理對象延伸到確診病例密接者的密接者,對隔離方式、職責分工、工作原則等予以明確,指導社區科學隔離防控。采取微信點買、付費二維碼到家門口的方式,為居家隔離人員購買生活用品、清理生活垃圾。
四、強化宣傳。防控的關鍵是讓每一名市民“守住自己”,為了提高自我防控意識、促進防控知識入腦入心,濱海新區加大宣傳引導力度,明確“六有八查”的工作要求(“六有”指的是有流動宣傳車、有宣傳隊伍、有宣傳載體、有各類宣傳品、有區域新媒體宣傳平臺、有完善的微信群;“八查”指的是查大喇叭是否滾動播放、查標語口號是否有氛圍、查測溫措施是否落實、查外來人員是否登記到位、查消毒液和測溫計等物資是否有保障、查工作人員是否到崗、查基層黨組織是否發揮作用、查包保村居的干部是否履職盡責),無縫宣傳疫情防控,形成家喻戶曉的宣傳聲勢。同時,為了舒解居民久居在家等現實問題或因疫情變化產生的負面情緒、恐慌心理和行為,濱海新區還開通24小時公益心理援助熱線,向公眾提供便利、安全的心理支持服務,體現城市溫度。
五、下沉力量。成立社區防疫臨時黨委、16個街道臨時黨支部和近300個臨時黨小組。5個開發區、21個街鎮、區級機關部門每天近6000名干部下沉到社區一線,充實基層力量,由街鎮統一調配,深入社區開展疫情防控工作。號召老黨員“站出來、戴上紅袖標”志愿支援村居防控,組織動員轄區單位志愿者投身社區疫情防控工作,解決基層人員力量薄弱問題。
六、閉環管理。制定行動方案,從區級機關及相關部門抽調94名工作人員,組成30個小隊,發揮“小隊伍、短平快、游動哨”優勢,深入社區、農村、醫院、企業、三站一場等重點點位查找問題,制定“負面清單”,督促24小時內整改,逐一銷號,形成管理閉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