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廣州1月19日消息(記者鄭澍 通訊員陳琳 潘婉雯)據海關總署廣東分署統計,2019年通過海關跨境電商平臺統計的全省跨境電商進出口總值1107.9億元(不包括海外倉、郵快件進出口渠道),同比增長45.8%,占全國跨境電商總值(1862.1億元)的59.5%。其中進口366.2億元,增長21.3%,占全國39.9%;出口741.6億元,增長62%,占全國78.6%。進口以保稅模式為主,占64.1%;出口以直郵模式為主,占96.7%。

  廣東省內海關結合關區跨境電商業務開展特點和發展趨勢,推進智慧監管,促進跨境電商規范健康發展。

  加大新技術應用和系統集成,助推企業“無感”通關。黃埔海關完成14臺CT機分揀改造上線工作,將H986先期機檢理念運用在跨境電商出口監管;開發上線黃埔海關跨境電商出口輔助系統,實現同屏比對、自動放行等功能;通過大數據技術自動查詢電商包裹的妥投信息,有效防控虛假運單。據了解,2019年,黃埔海關監管跨境電商進出口清單超5億票,跨境電商進出口統計值連續3年位居全國前列,其中出口貨值連續3年排名全國第1。

  推進社會化服務,讓消費者體驗感更方便更良好。廣州海關將微信城市服務的“廣州跨境商品通關查詢功能”拓展至支付寶、粵省事等公共服務平臺,豐富消費者交易驗證與查詢渠道。2019年共計103萬人次使用該平臺,取得良好社會效應。

  創新監管模式,為業界“量體裁衣”。深圳海關積極拓展多元化物流模式,實現了前海跨境電商“保稅進口、保稅出口和一般出口”全模式和“海、陸、空”全物流的全路徑立體式發展。通過搭建空運通道,建設前海“離港空運服務中心”,允許企業在前海灣保稅港區一次性完成集貨、分撥、打板、安檢等全部業務流程和服務功能,經廣深港三地機場運送全球,平均可節省6—8小時,滿足企業“次晨送達”時效需求;擴展海運通道,通過同船運輸、整船換裝、駁船跨港調撥等改革措施,幫助企業實現清關、轉關、內貿貨物同船運輸,提升駁船運力和碼頭作業效率,目前已開通160余條航線送達全球港口。

  黃埔海關建立由地方政府、海關聯合牽頭,外匯、稅務部門共同參與的“清單核放、匯總統計”工作聯系配合機制,為38家企業開通“匯總統計”模式,減輕企業通關成本。為了解決困擾跨境電商企業退貨難問題,在成功開展網購保稅進口包裹退貨入區的基礎上,2020年1月5日黃埔海關成功辦理了全國首批跨境電商出口包裹退運入境的業務,解決了電商出口企業的后顧之憂,全力支持國內企業“賣全球”。

  截至2019年12月,廣州、深圳、珠海、東莞、汕頭、佛山6市獲批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全省已開展跨境電商業務的監管作業場所4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