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深圳11月11日消息(記者李強)11日上午,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基礎資源共享創新學術論壇在深圳舉行。會上,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深圳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13家單位“攜手”發起了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基礎資源共享創新聯盟,打造科技基礎資源共享平臺,共建共享生物樣本庫(“生物銀行”)。

  生物樣本庫也叫“生物銀行”(biobank),是指收集、存儲人體生物樣本以及與其相關的臨床資料的資源庫。2009年,美國《時代周刊》指出它是未來世界發展的十大規劃之一。

  深圳市疾控中心書記鄒旋介紹,聯盟將打造的資源共享平臺項目是以“政府主導,各方共建”為基礎,遵循“填平補齊,各有側重”、“統一申請、分別建設”、“信息共享、統一管理”原則,探索不同形式的架構建設模式。

  據了解,聯盟將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規范生物樣本庫的建設標準和共享機制,避免重復收集、重復研究。同時,將開發一套軟件系統,打通相互間的壁壘,“盤活”生物銀行。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副主任高福表示,聯盟將探索創新我國衛生健康領域科技基礎資源開放、共享交流機制,推動港澳地區科技基礎資源融入國家科技創新體系,構建開放型融合發展的區域協同科技創新共同體。

  科技基礎資源,是自然科學研究的基礎。在粵港澳大灣區,分布著各類科技基礎資源。其中,衛生健康領域一項重要的科技基礎資源就是生物樣本庫。

  “人類認知總是有一定的限制。今天我們回答不了的科學問題,可能十年、二十年,甚至百年以后就能回答了。”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副主任高福說,建立生物樣本庫關鍵是把重要的相關生物資源儲存下來。

  2019年10月,深圳市衛生健康委對全市20家醫療機構進行摸底調查,其中9家擁有生物樣本庫。“生物樣本庫對于研究型醫院而言是根本,是一項基本動作。”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院長劉磊表示。

  “粵港澳大灣區的一些生物資源樣本庫資源分散,沒有打破條塊限制。”深圳市疾控中心書記鄒旋表示,目前“生物銀行”亟需統籌整合、保護利用及共享創新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基礎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