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姿多彩的亞琛之秋(央廣網記者 曹美麗 攝)

  央廣網寧波11月6日消息(記者曹美麗)“我們不希望德國給人的印象就是啤酒節。我們特別希望展示我們的馬術節、音樂會等傳統文化。”面對我們的采訪,亞琛-寧波友好城市促進會會長凱·穆勒真誠地說道,“我們特別想加強和寧波的文化交流。”

  采訪被安排在了亞琛-寧波友好城市促進會的頂樓,這是亞琛市的最高樓,一共七層,毗鄰亞琛市政廳。站在樓頂,正是秋黃時節,繽紛多彩的樹木簇擁著亞琛大教堂、亞琛市政廳等標志性建筑,歷史厚重感撲面而來;而愛麗絲溫泉廣場上,人來人往、熙熙攘攘,處處洋溢著現代商業氣息。

  亞琛和寧波有著許多共同之處。比如亞琛和寧波同樣為歷史文化名城;又比如亞琛是歐洲重要的研發與先進制造業中心,電子信息、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發展迅速,而寧波同樣是長三角南翼先進制造業基地、中國制造2025首批試點示范城市。

亞琛大教堂(央廣網記者 曹美麗 攝)

  兩個志同道合的城市,最終走到了一起。1986年10月,亞琛和寧波結為國際友好城市。亞琛由此成為寧波在歐洲的第一個國際友好城市,而寧波,也是亞琛在亞洲的第一個國際友好城市。資料顯示:在過去30多年里,兩地在經貿、科技、文教、衛生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不斷擴大,形成了從政府到民間廣泛交流互動的良好局面。亞琛-寧波友好城市促進會前會長普羅姆博先生為此還曾獲得全國友協“人民友誼貢獻獎”和寧波市榮譽市民稱號。

  兩地的友好交往,可以用幾個例子來佐證。

  2010年,寧波市李惠利醫院的骨科醫生丁少華交流到亞琛市的弗蘭西斯庫斯醫院學習。學習期間,他接觸到了微創肩關節鏡手術,之后他把這項技術帶回了國內。如今,李惠利醫院的微創肩關節鏡手術量居全國前五。

  2008年5月1日通車的杭州灣跨海大橋所采用的防腐蝕技術,就采用了亞琛高校專家的一項研究。

  寧波三中有個中德班,寧波的學生應亞琛寧波友好協會的邀請,會在暑假期間探訪亞琛;當然,亞琛的皮魯斯中學的學生也在回訪寧波。

  2006年,亞琛市在市區命名了一條“寧波街”,以進一步宣傳寧波。

亞琛市政廳(央廣網記者 曹美麗 攝)

  寧波則設立了亞琛之窗、德語俱樂部,讓中德之間的友誼和交往有了更多的陣地和平臺。

  從1986年結為友好城市至今,一轉眼30多年過去了。站在歷史的新起點上,亞琛和寧波這對老友還將有哪些新動作?

  “重點是文化、經濟。”

  亞琛經濟促進局重點要推介的是亞琛科技城。和國內很多城市一樣,亞琛市也面臨著轉型——這是一座原本以能源和紡織為主要產業的城市,如今他們正在努力向科技創新型城市轉變。

  擁有390萬人口的亞琛市,分布著25萬家企業,在這些企業的背后有著強有力的科研支撐。

  擁有亞琛工業大學、亞琛應用科技大學等眾多高校的亞琛素有大學城的稱號。其中,亞琛工業大學,是世界頂尖理工類大學之一,被譽為是“歐洲的麻省理工”。

  為了推動科技創新,亞琛市投入了3.6億歐元設立第三方科研基金,主攻智能制造、電動汽車等行業,這和寧波正在大力推進的“246”現代產業集群不謀而合。

  亞琛-寧波友好城市促進會會長凱·穆勒總結亞琛和寧波30多年的交往時說,雙方一直維系并不斷推動著友好合作關系,但他認為雙方之間的合作交流還可以再加強,尤其是在經濟合作領域。

  在高校合作方面,亞琛工業大學希望能和浙江大學、寧波大學開展實質性的合作;

  文化交流可以繼續加強。和中國一樣,德國也希望能講好“德國故事”,他們不希望給人留下的印象只是德國啤酒,而是更想把德國的傳統文化展示給中國。

  近期,亞琛市正在籌劃一個國際性的可持續發展會議,他們已經鄭重向寧波發出邀請,希望寧波能分享海綿城市建設經驗。

  “我們愿意促成寧波和亞琛之間更多的企業和企業、高校和高校之間的聯系合作。”亞琛-寧波友好城市促進會會長凱·穆勒再一次發出真誠的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