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成都9月3日消息(記者賈宜超 見習記者楊煜)記者從9月2日舉行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四川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新聞發布會”上獲悉,70年來,四川經濟社會發生了劃時代的巨大變化,取得了歷史性的巨大成就,形成了“全國有分量、發展有基礎、未來有前景”的良好局面。
70年間,四川經濟總量實現了從幾十億到幾萬億的歷史性跨越。從新中國成立算起,到2007年全省經濟總量達到1萬億元;到2011年增加到2萬億元,2015年突破3萬億元,也就是每隔4年就新增1萬億元;2018年經濟總量達到40678億元,此后穩居全國第6位、西部第1位。改革開放以來,四川經濟加快發展,1979—2018年年均增長10.2%,增速比全國快0.8個百分點。財政實力明顯增強,2018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到3911億元,比1978年增長100多倍。
70年間,四川實現了由農業為主到工業和服務業共同主導經濟發展的巨大轉變。2016年服務業比重超過第二產業,成為經濟發展新引擎。2018年三次產業結構優化為10.9:37.7:51.4,服務業增加值占比首次突破50%,占據“半壁江山”。區域結構布局優化,1978年全省經濟總量超過十億元的僅有6個市,2018年16個市(州)跨進千億俱樂部,經濟總量過百億的縣(市、區)增加到118個。城鄉結構更趨合理,2018年末常住人口8341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52.3%,比1982年提高38.2個百分點,平均每年提高1個百分點以上。
70年間,四川投資后勁不斷增強,基礎設施建設得到巨大改善。2018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8065億元,是1978年的1200倍。交通建設從實現通達到追求速達,從陸路交通到陸空水運齊頭并進,“蜀道難”變“蜀道通”。21個市(州)均通達高速公路,成綿樂城際鐵路、成渝高鐵、西成客專建成通車,民用運輸機場達到14個。2018年全省水電裝機容量7674萬千瓦、居全國第1,天然氣產量達到370億立方米,初步建成國家重要清潔能源基地。
70年間,四川教科文衛等社會事業大力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文教事業碩果累累,普通高校從1978年末的28所增至126所,在校生規模達157萬人,是1950年的188倍。科技實力顯著增強,2018年發明專利申請5.4萬件、授權1.2萬件。醫療衛生事業成績斐然,2018年末全省醫療衛生機構81539個,達到1978年的6倍以上,醫療衛生機構床位59.9萬張,達到1978年的4倍以上。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村貧困人口從2013年底的625萬減少到2018年底的71萬,貧困發生率下降至1.1%。社會保障體系日臻完善,2018年末全省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2543萬人,比1994年末增加2254萬人;基本醫療保險覆蓋8636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