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成都6月4日消息(記者賈宜超)6月4日,成都市生態環境局發布了《2018年成都市環境質量公報》(下稱《公報》)。《公報》顯示,2018年成都市環境質量明顯改善,PM2.5等主要污染物濃度進一步下降。
2018年,成都市持續制定實施“成都治霾十條”和大氣污染防治“650”工程,通過精準治霾、狠抓落實、加強督查等一系列舉措,各項污染物濃度均得到下降,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為251天,同比增加16天;優良天數比例70.3%,同比上升5.4個百分點。
針對公眾最為關心的環境空氣質量改善問題,成都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分析認為,2018年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雖然大幅下降,但從全年情況看仍時有發生,全年重度及以上污染天共計6天,發生在冬季的有5天。該負責人說,通過對重污染過程的回顧分析發現,當污染進入累積期后,PM2.5以二次轉化為主,尤其是中心城區內硝酸根占比明顯增加,NO2和O3已成為成都市空氣質量改善面臨的重要問題,機動車及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放的污染貢獻不容忽視。
在水環境質量方面,2018年,成都市地表水水質總體呈良好,106個地表水斷面中,Ⅰ~Ⅲ類水質斷面80個,占75.5%;Ⅳ~Ⅴ類水質斷面21個,占19.8%;劣Ⅴ類水質斷面5個,占4.7%。主要污染河段為岷江水系的江安河、楊柳河和白河,沱江水系的驛馬河。
監測結果顯示,岷江水系成都段水質總體良好,主要污染指標為氨氮、總磷和化學需氧量,主要污染河段為江安河、楊柳河和白河;沱江水系成都段水質總體呈輕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標為總磷、氨氮和化學需氧量,主要污染河段為驛馬河。
在湖泊、水庫這類水域中,成都市共有省、市控湖庫監測點位12個,分別為紫坪鋪水庫的阿壩鋁廠(庫西)、漩口村(庫口)、跨庫大橋(庫中)、查關村(庫東),長灘湖、三岔湖的#1進水口、#2進水口、庫中測點、庫尾測點,龍泉湖的嫦娥島、桃花島,張家巖水庫的湖中心,除長灘湖監測點位總磷超標外,其余11個點位水質均達到Ⅲ類水域標準。
該負責人表示,以總氮、糞大腸菌群作為參考指標單獨評價,除長灘湖總氮未達到Ⅲ類水域標準外,其余監測點位均達到Ⅲ類水域標準。營養狀態評價表明:除長灘湖為輕度富營養外,其余11個點位均為中度營養狀態。
據悉,本次發布的《公報》是機構改革后新組建的成都市生態環境局首次發布的環境狀況公報,在環境質量狀況方面通過生態要素的增加,體現了新機構的新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