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廣州4月18日消息(記者鄭澍 通訊員南宣 余麗穎)4月18日,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廣州南沙新區片區召開四周年口岸通關改革成果發布會。記者了解到,自貿區掛牌四年以來,南沙口岸通關改革創新成果累計達148項。
“南沙模式”:口岸通關改革創新累計148項
南沙區口岸工作辦公室主任羅建文在發布會上介紹,南沙的貿易便利化改革始終走在前列,在口岸通關方面創新達148項。
據了解,自貿區掛牌四年來,南沙口岸持續深化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標準版應用,實現貨物、運輸工具和艙單申報使用率均達100%;打造“智慧海關”貨物通關樣板間,深度拓展全流程“線上海關”一鍵通關;推出港口邊檢綜合信息管理系統,實現出入境船舶智能化、差異化、精準化管理和服務;創新港口監督檢查機制,有效降低了自貿區外籍船舶滯留率。與此同時,南沙口岸還推出全球報關服務系統項目,積極建設跨境數字貿易服務平臺、人工智能轉譯系統和數據傳輸體系,提供國際貿易一站式服務。
口岸便利化改革“南沙模式”已然成形,來自南沙的口岸創新智慧正在輻射全國。
降本提效:出口通關時間壓縮8成以上
口岸通關便利化改革,更為企業帶來降本提效的紅利。今年3月起,南沙海關在南沙港區試行周末及節假日貨物常態化通關模式,極大節省了企業在港口產生的堆存費、滯柜費、打冷費等物流費用。
在通關提速方面,“提前申報”“自主申報、自行繳稅”“進口直通”“出口直放”“審單放行”等新型通關模式在南沙口岸試點,貨物通關效率進一步提升。記者了解到,2018年12月,廣州海關隸屬南沙海關進、出口整體通關時間為45.8小時、4.85小時,分別較2017年全年縮短49.53%和83.52%。
數說南沙外貿
自南沙自貿區掛牌以來,依托港口優勢和貿易便利化改革的持續推進,南沙的國際貿易新業態新模式得到不斷拓展。
數據統計,2018年,南沙外貿進出口總值2063.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8%,對廣州市外貿增長的貢獻度達120.3%。同時,南沙的汽車平行進口、跨境電商、郵輪旅游等業態發展繼續保持在全國領先水平。
南沙港集裝箱吞吐量年均增長超8%,從2014年的1114.61萬標箱增長至2018年的1566.1萬標箱。
汽車平行進口2018年到港累計約1.4萬臺,位居全國第二。
跨境電商保稅網購業務從2014年起步時的0.3億元發展到2018年的98.7億元,進口額近三年累計223.9億元。
南沙2018年出入境郵輪共94艘次,旅客達48.12萬人次,居全國第三。
中轉集拼業務形成規模,塑料國際延遲中轉2018年完成86萬噸,貨值9.3億美元;出口集拼2018年實現了2億美元,隨著馬士基物流在南沙的持續加碼,預計2019年實現5億美元出口額。
此外,鉆石、平行進口汽車的保稅存儲業務規模也在不斷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