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代表:科技制造領航,無愧于這個偉大時代
央廣網北京3月6日消息(記者陸明明 劉天思)“今天上午聽了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大家非常興奮,現場氣氛非常熱烈,很多企業家忍不住鼓掌。這次報告信息量特別大,講實干、接地氣、聚民心、鼓干勁。報告中至少10次提到了制造業,特別提到增值稅改革,將制造業等行業現行16%的增值稅稅率降至13%,下降幅度接近20%。在如此復雜的外部環境下,出臺這樣重大的舉措,對制造業企業來說,等同于送來一份含金量極高的大禮包,會大大減輕企業稅負負擔。”全國人大代表、小米集團董事長兼CEO雷軍談到李克強總理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企業減稅降費內容時,難掩激動情緒。
雷軍代表說,作為企業家,一定要用好國家的優惠政策,把更多優惠政策資源,投入到核心技術的研發,投入到高品質制造中。把產品做得更好,我們有能力、有信心,讓國內外用戶選擇中國制造、中國產品和中國服務。
本次兩會,雷軍代表提出的建議,聚焦高新科技發展的政策和人才問題,以及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他認為,中國要強盛、要復興,就一定要大力發展高新科技,成為世界主要的科技中心和創新高地,新一輪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加速推進,世界正在進入以信息產業為主導的經濟發展時期。要把握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融合發展的契機。加快工業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幾年前,小米集團已經開始布局人工智能和物聯網,逐步摸索出“手機+AIoT”的雙引擎發展戰略,小米今天正在編織一張全球最大的消費類物聯網。未來還將不遺余力地加大創新投入。
北京是行業高地,人才高地,北京國際人才綜合競爭力指數和國際人才生活指數,均在全國首屈一指。當前和未來一段時間里,北京要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全國科技創新中心、世界級創新城市,就必須要有世界級創新企業,同時要有足夠數量級的外籍人才,北京市要帶領企業繼續走在前列,建立需求導向的全球引才機制。提升外籍人才引進和發展的配套服務,
同時,航天已經成為今天世界最具挑戰性和廣泛帶動性的高科技領域之一,也是現在最活躍的創新創業新領域,有望成為新的創新區和增長點。建議加快推動商業航天的立法,確保民營企業長期穩定、合理有效地利用空間資源的權利。探索有利于商業航天發展的機制,出臺相關的落地政策及實施細則,推進航天制造基地的設施開放共享。構建適應商業化的量產制造、智能制造的生態系統,完善落實政府采購商業航天的產品服務機制。開放商業航天公司的行業準入,拓展商業服務的應用領域。北京發展商業航天,既符合首都四個中心的定位,又具有很好的先發優勢。
此外,加快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為推動中國制造進一步轉型升級,建議國家加大對高端裝備、智能制造、工業物聯網等重點領域的財稅金融支持力度,引導中央地方產業投資基金和社會資本。圍繞大型制造企業上下游,進行垂直改造。加強自動化生產線、無人工廠等重大科技研發和成果轉換,打造虛擬產業閉環,提高產業生產效率和整體的國際競爭力。
小米集團正在將“互聯網+手機”的模式復制到更多制造業領域,用資金、方法論、設計、渠道等資源能力來投資孵化中小企業,解決創業企業的痛點和短板,帶動了整個生態圈的產業放活。目前已經建立起超過210家企業組成的生態系統集群,其中智能硬件和生活消費品,去年前三個季度總收入達到289億,保持了高速增長。其中移動電源、空氣凈化器、平衡車多個產品,位居世界和中國第一。生態鏈企業華米和云米,已經成功在國際資本上市。互聯網、物聯網與制造業融合發展,能夠幫助傳統企業轉型升級,集約綠色發展。
雷軍代表說,今年是建國七十周年,也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注定是歷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我們必須全力奔跑,勇于追夢,以科技制造領航,真抓實干,無愧于這個偉大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