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西寧11月26日消息(記者張雷 西寧晚報記者樊婭楠)青海省三江源地區所有鎮村、定居社區今年年底將形成穩定運行的垃圾收集轉運和安全處理體系,歷時四年的三江源“清潔工程”實現全覆蓋,百萬農牧民將享受到干凈舒適的生活環境。
青海省2008年開始實施農村環境連片整治工程。2014年結合三江源生態保護工程和三江源國家公園建設,青海省正式啟動并實施三江源農牧區清潔工程,在三江源國家生態保護綜合試驗區確定的玉樹、果洛、海南、黃南4個州的21個縣和格爾木市唐古拉山鎮逐步鋪開,涉及158個鄉鎮1100余個村莊和230多個游牧民定居點,農牧民人口106萬。
工程建設內容從生活垃圾、生活污水處理、水源地保護、公共廁所建設向交通沿線、旅游景區及周邊環境綜合整治擴展和延伸,到今年11月已完成投資7.1億元。經過四年來對源區的村莊、牧場、庭院、水源等實施清潔工程,已改善了百萬農牧民的生活環境,三江源地區的環境面貌明顯改善,取得了良好的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
為推進三江源“清潔工程”建設,2015年,玉樹州雜多縣推行垃圾分類,督促和鼓勵當地居民將生活垃圾進行分類,最終由社區服務站安排垃圾車進行轉運。2017年,這項工程重點轉向解決三江源城鎮周邊規模較大村莊污水處置問題,在果洛州瑪多縣、玉樹州雜多縣進行生活垃圾高溫熱解處理試點,并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