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蘭州11月26日消息(記者焦健 見習記者李政民)甘肅省推廣“三鏈”建設模式,推進“支部建在產業鏈、黨員聚在產業鏈、群眾富在產業鏈”工作,不斷加大在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立黨組織的力度,把黨的組織優勢轉化為了脫貧攻堅的強大動力。

  甘肅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縣打柴溝鎮安家河村黨支部書記王琨介紹,當地由班子新成員帶頭,籌資1120萬元修建氣調庫6840平方米,成立康豐蔬菜產銷專業合作社,同步建立黨組織。截至目前,全村的貧困發生率從71%下降到了3%。

  截至目前,甘肅省在農民專業合作社建立黨組織2688個,在農民專業協會建立黨組織4253個,累計帶動貧困群眾近42萬人。

  甘肅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省委書記林鐸表示,地區形成的脫貧攻堅氛圍、催生的貧困群眾內生的動力、調節的村民情緒、采取的工作措施,以及村黨支部帶動力怎么樣、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發揮的怎么樣。“最終檢驗的效果看脫貧攻堅的效果。”

  2018年以來,甘肅省還摸排確定了2032個軟弱渙散農村基層黨組織,對426個村級班子調整整頓,為脫貧攻堅推進提供組織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