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國黑龍江首屆國際大米屆開幕(央廣網記者 馮志遠 攝)
央廣網哈爾濱10月11日消息(記者喬仁慧 馮志遠 見習記者唐國榮)10月10日,2018中國黑龍江首屆國際大米節開幕式在哈爾濱國際會展體育中心舉行,開幕式上一系列精彩紛呈的活動,吸引了海內外眾多觀眾的參與。
專家學者見面會(央廣網記者 馮志遠 攝)
在上午9點舉行的專家學者媒體見面會上,來自中日韓三國的水稻專家介紹了本屆大米節品評品鑒活動的流程標準,并談到了舉辦大米節對于深化黑龍江省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優質水稻品種的發展等多方面的積極意義。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科院副院長萬建民表示,總體來看我國目前的稻米品質與日韓等國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但相信在不遠的將來,依靠政策的扶植與重視,以及科技手段的提升,我國水稻產業能一改過去重視產量忽略質量的局面,形成黑龍江水稻生產的獨特優勢,提升國際地位,讓黑龍江水稻成為世界水稻生產的標桿。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大會品評品鑒所用的電飯鍋均捐贈給克山縣北聯鎮民興村貧困戶,既充分運用了市場的辦法,又體現了節儉辦會的宗旨。
市民參觀展區(央廣網記者 馮志遠 攝)
據了解,本次展會總面積達12000平方米,設有稻作文化展區、精品大米展區、包裝材料展區、衍生產品展區、燜煮工藝展區、水稻品種展區、品評品鑒互動區、碾米機展區、精品工具區共9個展區、260個展位,涵蓋了水稻全產業鏈的各環節。參展人數達3000余人,現場客商云集,熱鬧非凡。
展會期間,還將舉辦優質稻米產業發展及國際大米品牌論壇、黑龍江水稻產業可持續發展研討會等重要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