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貴陽7月2日消息(記者王珩 貴州臺記者劉燕 佟文玲 遵義臺記者稅兵)貴州的母親河——烏江,其干流流經遵義市播州區7個鄉鎮,綿延57公里,為沿線留下了晶瑩璀璨的文化瑰寶,更為當地群眾創造了“烏江魚”等品牌,成為年產量達2萬多噸的產業。然而,在帶來豐厚財富的同時,一江清水早已不堪重負。就在不久前,一場網箱養殖的清理工作在黔北大地轟轟烈烈地展開,漁民紛紛轉產上岸,箱拆除,魚搬家,人改行……決心還母親河以清澈面容。
說起自己在烏江河上養魚的歷史,養殖戶朱正文的思緒回到了2009年。
過去,朱正文家就住在遵義市播州區的烏江邊上。由于建設構皮灘水電站,他家的老房子被征收了,喜愛釣魚的朱正文就決定將愛好與生計結合起來,帶著一家人從岸上搬到了烏江庫區,開始了漁民生活。“剛開始養魚的時候,我們到河邊吃這個水,下河去釣魚,水清亮的,人可以吃。”
朱正文“下水”之時,庫區已經聚集了一批來自湖南及重慶等地的養殖戶,他們將投餌式網箱養殖技術帶進了播州區,高產出高收益的養殖方式,吸引了眾多群眾參與其中,使得這一水域成為了播州區主要水產品產業基地。和其他漁民一樣,朱正文也采用了網箱養殖技術,在庫區布起了網箱,又為自己和子女搭建了住房,還有堆放魚飼料的倉庫,開始了漁民生涯。至今,朱正文的孫子朱光權仍記得每年夏天,他都穿著小背心小短褲,奔跑嬉戲于各個網箱間的場景。“養魚的特別多,網箱連起來一直走上去都可以走很遠很遠,一眼看不到頭,像海一樣。”
網箱養殖發展的背后帶來的是漁民的高回報。朱正文說,每年的6月到10月是魚的銷售旺季,每天前來拉魚的客商車輛能排到百米開外,養殖戶家家燈火通明,各種交易聲響徹水面,熱鬧非凡。“晚上4、5點鐘就到,天一亮就開始裝,裝起就拉走。一天小車車拉個千把四五百斤的,也有三四噸的,很旺。”
然而,在網箱養殖產業帶來繁榮的背后,生態隱患卻越來越明顯。由于養殖歷史長、規模大,加上烏江庫區水域涉及三市五縣區共同管理,沒有統一的庫區綜合管理機構,過去能直接飲用的烏江水在悄然發生著變化。朱正文說,自己也記不清是從什么時候開始不能“靠水吃水”。“網箱越來越多,那個網箱上還喂點狗,人吃、住、垃圾都在那個網箱上,它就是污染,就變黑了,所以我們就不能吃那個水了,我們都是外面拉水來吃。”
人類活動是加劇烏江水質變化的因素之一,但更重要的是投放飼料過多帶來的危害。為了追求效益,網箱養殖戶肆意增加飼料投放量,導致魚排泄物增多,這才是造成烏江污染的罪魁禍首。
為了還烏江一江清水, 2017年播州區就進一步加大了網箱養殖的規范管理,堅決取締無證養殖和超面積養殖行為。今年4月,播州區更是做出了在5月13號前,全面完成網箱取締工作的決定,并安排網箱整治專項資金8000多萬元,確保工作高效有序推進。播州區水產站站長周南雁:“從17年開始,我們播州區就對超面積的違規養殖的(網箱養魚)在12月份就全部撤除。今年根據要求,在2018年5月15號以前,對現有的有證核發的網箱養魚全部撤除。在13號凌晨2時,基本的網箱全部上岸撤除,15號通過市環保、農委的驗收。”
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播州區以雷霆之勢,全面完成了網箱拆除任務。然而,漁民“洗腳”上岸后,生計又該怎么辦?曾經的“烏江魚”品牌又將何去何從?
為配合烏江網箱拆除工作,幫助網箱養殖戶更好的轉產上岸,早在2017年2月,播州區就在全省范圍內首次引進池塘循環流水養殖技術,通過人工干預迫使水體在池塘內循環流動,在固定的流水池中“圈養”吃食性魚類,有效收集魚類的排泄物和殘剩的飼料,將其變為瓜果、花卉等陸生植物的高效有機肥,從而實現養殖廢水零排放。網箱拆除后,和魚打了一輩子交道的朱正文和兒子朱大生帶著存魚上了岸,發展起池塘循環養魚。朱大生說:“這5條池子的魚都是我從烏江帶上來的,總的大概有6萬多斤,魚對這個新環境呀,都是慢慢適應了。魚適應了,我就開心,我的這個飯碗沒丟。”
目前,播州區已將池塘循環流水養殖技術在烏江鎮、鴨溪鎮、樂山鎮鋪開。同時,還大力發展“流水養魚”和“稻+魚”等模式,對網箱養殖進行“分流”,既解決了轉產上岸的漁民的就業問題,又能保證魚的供給、保障“烏江魚”的品牌。
取締網箱養殖只是播州區開展烏江水環境治理的其中一環,播州區副區長付康介紹,圍繞治污、治水、清潔家園行動,全面管控烏江流域面源污染還將有序推進。“下一步,我們播州區將進一步完善漁民轉產上岸的扶持方案,大力發展池塘循環水養殖和流水養殖,切實加大對漁民的扶持補貼,確保漁民轉得出、穩得住、能致富,最終保住烏江一河清水。”
如今,年逾古稀的朱正文時不時還會來到兒子的池塘循環養魚基地看一看。聽著魚兒們歡騰的跳動聲,愛魚的朱正文內心很平靜。他說,盡管網箱拆除后給他家帶來了一定的經濟損失,但是能在有生之年看到烏江恢復到過去能喝水捕蝦的階段,他就心滿意足了。“治好這個水,就是我們小時候河溝一樣,沒有泥巴,渴了可以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