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桐廬6月4日消息(記者謝夢潔) 八山半水分半田,一草一木皆是情。位于桐廬分水鎮的新龍村因為其一面臨江、三面環山而成為了一個遠近聞名的“天然氧吧”。如今的新龍村在做好“美麗建設”的同時,也積極發展“美麗經濟”。路通了,道寬了,旅游綜合體開發了,外來資本正源源不斷地流進來,新龍村也成為了名副其實的“興隆村”。
從新龍村到“興隆村”,以傳統種植業養活村民為主的新龍村是如何跟隨分水鎮進行“美麗建設”的?又是如何盤活鄉村“自然資產”,打造“美麗經濟”的呢?近日,記者來到了桐廬分水鎮的新龍村,探索感受新龍村打造“生態宜居”鄉鎮的新農村實踐。
全力投入“美麗建設”
分水鎮各村“兩手抓”水污染和養殖業污染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分水鎮正緊緊圍繞生態立鎮、產業強鎮、全民興鎮“三大戰略”,努力打造“三生融合”示范區,緊緊圍繞保護生態、發展生產、改善生活做好文章。
據分水鎮人大副主席鄭曉紅介紹,分水鎮全鎮的目標是打造具有“江南水鄉典范”的生態宜居美麗集鎮:“要實現這個目標,我們第一項做的任務就是保護生態。我們這有很多散落在城區的模具加工點以及石材外加工企業。這些企業存在統一管理難,污染控制難以及整改提升難等城市治理頑疾。”
針對此種情況,如何提升分水鎮各個村的生態宜居品質呢?鄭曉紅告訴記者他們采取了一種疏堵結合的方式:“我們在關停一批無證無照不達標點位的同時,投資了2.2億元,建設石材園、模具產業園等一批產業園區,合理規劃建設農貿市場、石材市場、建材市場和再生能源交易市場,實現入園統一管理。倒逼低小散企業集聚轉型發展。”
除了數量較大的石材外加工企業外,另一傳統的養豬業也成為了分水鎮環境綜合整治、保護生態的重點。“原來我們整個桐廬大概有50%的養豬戶都集中在分水鎮,特別是新龍村。游客一來新龍村旅游,就會聞到刺鼻的氣味。”鄭曉紅說,“我們從2014年開始,花了三年時間加大了對養豬戶的整治力度,把原本1000多家養豬場縮減到只剩10家養豬場,并進行養殖、排污的統一化管理。”
除了大力整治傳統污染企業外,分水鎮各村還將環境整治重拳瞄向了水污染。據悉,2017年,分水鎮以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為契機,投資1.2億元,實施縣前街等8條道路的截污納管改造工程,建設日供水量2.5萬噸的標準自來水廠,日處理量1萬噸的污水處理廠。
“我們統計了一下,2017年,分水鎮總共投資2.5億元,實施五水共治項目55個。目前我們完成了7個Ⅳ類及以下小微水體整治及銷號,成功創成‘桐廬縣剿劣示范點’項目2個。”鄭曉紅說,“‘五水共治’的成效還是很明顯的,目前全鎮的22條主要河道水質全部達到Ⅱ類目標,使得分水鎮朝打造‘生態宜居’小城鎮的目標又邁進了一大步。”
“我們還給每個村都配備了保潔員,根據村里的人數,大概200-300人配備一個保潔員。保潔員起到的是清潔農戶垃圾并進行垃圾分類的作用。由村里統一進行收集并且運輸到鎮里的垃圾分類站,然后統一運輸到縣里進行最終處理。這樣不但可以減少垃圾運輸的成本,而且還能把腐爛的垃圾作為有機肥。”鄭曉紅告訴記者,“如此一來,經過全鎮的整治后,包括新龍村在內的各村都嘗到了‘美麗建設’的創建甜頭。”
大力發展“美麗經濟”
探索從建設性農村到經營性農村的轉型升級之路
在2017年,分水鎮各個村開始思考如何從“美麗建設”轉向“美麗經濟”的發展。“我們把村里建設好了,就想著如何才能帶動這邊的村民發家致富,這其實就是要理順建設性農村到經營性農村的轉向思路。”鄭曉紅說。
對于發展“美麗經濟”,分水鎮各村下足了功夫。“我們在發展‘美麗經濟’的前期就引進了社會資本的力量,通過多個旅游項目的建設帶動農家樂、民宿的一體開發。”鄭曉紅告訴記者。據統計,目前分水鎮發展的民宿共58戶,其中精品民宿就有8戶。2017年,分水鎮年接待游客共46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3683萬元,分別同比上升36.4%和21.6%。
“我們還統一打造了分水鎮的農產品品牌‘分水糧言’。通過桐廬的電商公司進行統一銷售,并提升農產品的旅游性附加值,從而實現農產品向旅游產品的轉化,帶動農業的一二三產業全面融合。”鄭曉紅說。
記者了解到,分水鎮近年來一直在做產業富民的文章,緊緊抓住鄉村旅游的發展路子,以風情小鎮創建為目標,根據開發定位,進行資源整合,建設鄉村風情帶、濱水休閑帶和康體養生帶三條旅游線路,實現村美民富,發展與自然和諧共生,村里出現了好幾個旅游綜合體,天水湖風景旅游度假區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64歲的村民葉雷金告訴記者,他從出生就在新龍村,家里世代務農,20歲就開始了傳統的種田生活,一年收入大概在2萬元左右。如今,葉金雷被應聘到新龍村的天水湖風景旅游度假區,成為了一名在度假區工作的中藥材種植者。
“現在的日子真的做夢都沒想到。”葉金雷說,“這里的工作環境比較好,而且現在有很多機器在幫我們干活,我的收入也提高了不少。在這里工作,每天可以賺到120元,收入比以前翻了好幾倍。而且中藥種植比起種田,還要輕松點,因為這會有老師傅教我們中藥種植怎么種,我心里就有底氣了。”
“建造這個度假區最大目的不是為了盈利。”杭州天水湖旅游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劉長法告訴記者,“前幾年,我外出闖蕩賺了些錢,然后偶然回到家鄉探親,發現了家鄉經過整治后已經變成了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我瞄準了機遇,回來創業,打造了這個集水果采摘區、中藥材種植區、觀光旅游區于一體的大型綜合度假區,整個度假區體現生態宜居的元素,是以田園風光為主題的。”
據劉長法介紹,自2016年度假區正式營業后,每年來這旅游的游客數量呈現不斷增長的趨勢,現在游客數量基本穩定在每年40-50萬左右,游客的大批涌入也給新龍村的村民帶來了新的就業機會。“像葉金雷這樣來度假區從事中藥種植的村民數量是非常多的,加上景區服務業人員等總共有百來人。”劉長法透露。
記者了解到,在建設這種大型的旅游綜合體上,新龍村村里給予了不少支持。“這幾年,村里都有配套資金支持,借此吸引外來的商業投資者。”劉長法表示,“比如我們度假區周邊的道路以及停車場都是村里統一給建設好,原本坑坑洼洼的路,游客來了肯定不大方便,現在經過整修后,景區的周圍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已經得到了完善,景區的美觀度也提高了,來的游客也越來越多。”
對此,鄭曉紅感嘆道:“通過前期的‘美麗建設’,給我們分水鎮的各個村為后面發展‘美麗經濟’打好了堅實的基礎。以新龍村為例,現在路寬了,旅游設施多了,外來投資不斷涌入,村里的老百姓的腰包也鼓起來了。這些新農村的實踐使得新龍村變成了‘興隆村’,今后我們還會讓各村大力發展康養旅游產業,讓分水鎮的每個村都能成為生態宜居的‘興隆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