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廣州1月26日消息(記者鄭澍)在廣東省十三屆人大一次會議的潮州代表團開放日上,廣東省人大代表、潮州市委書記劉小濤表示,潮州將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的根本要求,落實新發展理念,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走差異化、特色化發展之路,努力把潮州建設成為享譽中外、獨具品質、宜業宜居宜游的潮文化精品城市和世界潮人精神家園,更好滿足潮州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推動產業提質。按照改革推動、創新驅動的思路,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加快提升實體經濟發展水平和經濟發展質量。一手抓“優存量”。以打造國家級高新區和培育高新企業為抓手,深入實施品牌和質量戰略,以陶瓷產業為突破口,示范帶動服裝、食品、不銹鋼等“八大”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推動產業邁向中高端;全面實施“互聯網+”行動,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跟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增強傳統產業生命力和活力,開拓發展新領域。一手抓“擴增量”。立足潮州資源稟賦和現有產業基礎,積極發展新材料、新能源和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加快形成新動能;充分發揮潮州文化獨特優勢,大力發展文化旅游、文化產業和健康養生產業,培育新增長點。通過“兩手抓”,實現發展方式轉變、經濟結構優化、增長動力轉換,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全方位提升潮州經濟發展質量。
推動城鄉提質。堅持把建設美麗宜居幸福家園作為惠及民生、支撐發展、吸引人才的基礎性關鍵工程,下大力氣保育活化古城、更新改造舊城、加快建設新城,推動城鄉品質大提升。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為導向,以“平安整潔平安有序”為標準,持續開展“治六亂”,切實解決環境臟亂差問題;同步加快推進新一輪公園、菜市場、停車場、公廁、道路黑底化和綠化等“六個十”項目規劃建設以及“一江兩岸”等城市亮化美化工程建設,推動城鄉環境大變樣;抓住潮州文化這一城市“靈魂”,強化規劃引領,將潮州文化元素植入街區風貌,使城市更具“潮味”和“瓷味”,全面提升城市魅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補齊農村基礎設施短板,保護好古村落、古民居、土樓等古建筑,加強村莊規劃,突出潮州文化特征和人文風貌,打造有鄉愁、有回憶的美麗鄉村。總之,要通過精準規劃、精美建設、精細管理,打造獨具品質的潮文化精品城市和農村。
推動生活提質。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各項工作的出發點、落腳點,全力推進十項民生實事,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強化一把手負總責責任制,注重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落實產業、教育、醫保、就業等扶貧措施,確保脫真貧、真脫貧。積極創建省推進教育現代化先進市,扎實推進“健康潮州”建設,提升就業和社會保障水平,實施文化惠民工程,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深化“平安潮州”建設,重拳整治社會治安突出問題,加強社會矛盾排查化解,維護社會平安穩定大局。